首頁 > 九鬼禦龍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關於相國寺和翰林院的原型(3/5)

大建築,大殿周圍及月台邊沿設有漢白玉雕獅石欄杆,殿南石階上雕盤龍,階下南邊有小花園,園中有太湖石噴水池,風景優雅。在東西廂房中設有展覽室、閱覽室、遊藝室、外賓接待室及展銷部等。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猶文苑。翰林一詞最早見於漢代文學家揚雄的《長楊賦》。而以其名官,則始於唐代。


唐代 翰林院


翰林院是中國唐代開始設立的各種藝能之士供職的機構。初唐玄宗選擅長文詞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詔製,後逐漸演變為草擬機密詔製的重要機構,任職者稱為待詔。起草詔製本是中書舍人的專職,但唐玄宗感到中書舍人草擬詔製的製度難以保守機密和應付急需,乃一度挑選擅長文學的親信官員充翰林院待詔 ,以備起草急詔( 兼撰擬詩文 ) 。開元二十六年(738),又另建翰林學士院,專供草擬詔製者居住,供職者稱翰林學士(簡稱學士),本身無秩品 。初置時並無員額,後來依照中書舍人之例,置學士六人,擇其中資曆深者一人為承旨。安史之亂以後,軍事頻繁,翰林學士地位愈來愈重要,不但在草擬詔製方麵分割了中書舍人之權,也在參謀密計方麵分割了宰相之權。唐憲宗以後,翰林學士承旨往往晉升為宰相。學士院設置之後,與中書舍人院有了明確分工 。學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將相大臣、宣布大赦、號令征伐等有關軍國大事的詔製,稱為內製;中書舍人所起草的則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稱為外製。學士院有兩名由宦官充任的學士院使(或稱翰林院使),在皇帝與翰林學士間起傳達聯係的作用 ,在政治上 有很大影響 。後晉天福五年(940)曾宣布廢除翰林學士,將草擬詔製之權歸還中書舍人,但不久又恢複。


宋沿唐製設學士院,也稱翰林學士院,有時亦稱翰林院。翰林學士實際上充當皇帝顧問,很多宰相都從翰林學士中選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學士,亦無秩品。元豐改製後,翰林學士承旨和翰林學士成為正式官員,正三品,並且不任其他官職,專司草擬內製之職,例帶知製誥銜。由於唐代學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時亦稱學士院為翰林院。宋代另有專掌藝學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但與學士院的翰林院無關。


西夏國曾設有翰林學士院,官員有學士等;遼朝南麵官中有翰林院,掌漢文文書及刑獄諸事,長官為翰林學士及翰林學士承旨等;金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