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讚(1/3)

龍馬讚


我們正生活在毛澤東時代。什麽是這個時代的精神特色呢?值得反複深思。


我剛剛到張家口一帶做了一次短短的旅行,足跡到處,隻覺得生活好似漫山漫野蒸發著的春霧,騰騰上升,充滿青春的生命力。當然,我看見的,隻不過是我們時代的一些小小的投影,但從這些投影裏,或許也能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精神麵貌吧。


且讓生活本身出來說話。


我到了蔚縣。這個不大的古城坐落在河北西部太行山脈的山口上。當年解放戰爭時期,人民受著國民黨反動派的壓榨,不知有多少白天和黑夜,苦痛地望著那片莽莽蒼蒼的大南山,盼望解放軍有一天能從南山翻過來,把他們從苦難中拯救出來。一九四八年初春,我就是隨著解放軍翻過南山,踏到這片千瘡百孔的土地上來的。現在相隔十二年,又是初春,舊地重來,我覺得每個人、每座山、每棵樹,都十分熟悉。可又一點都不熟悉。早先是一片荒涼的山穀,今天不管是平川或是坡地,田畝都經過細心的翻耕,那麽精致,那麽勻稱,遠遠一看,好像一匹一匹展開的燈芯絨一樣。而在這偏僻的川原上,人民還開起煤礦,建起水泥廠、造紙廠、纖維板廠……尤其有意思的是挖掘南山的地下水。南山曆來缺水,打井也打不出水,山腳下的農民得趕著小毛驢跑到幾裏外去馱水,才能有吃的,否則就得喝爛泥坑裏存的又黃又臭的雨水,當地農民叫作“麻潢水”。水缺,莊稼自然種不好。蔚縣川最有名的白麻,南山腳也無法種。其實南山的水並不缺,隻是都滲到地下,流不出。“大躍進”以來,公社的農民開始挖掘地下水,沿著南山的重要孔道,像北口、九宮口、鬆枝口,到處一齊動手。我特意跑到北口看了看。地下水早已挖出,碧粼粼的一片,好似一灣小湖。還得把水引出山,農民就開山鑿洞,打成一條一千多米長的隧道。過不了幾天,那地下水就可以穿過山洞,滾滾滔滔湧進渠道,一直流到蔚縣城。


開山的農民正在歇息,有些人擠到風機房裏,圍著一爐子煤火取暖。施工所的支部書記老何,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