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1/4)

到,以慎重為妥。不過,從這事倒可以看出王國維的不死板,思想相當活躍。


這時候,羅振玉創辦的農學社,正缺翻譯人才,於是與《時務報》諸同人共同創立了東文學社。東文學社是我國近代第一所日語專科學校,兼教英語,以培養翻譯西方農學書刊的譯才。這樣,王國維又來了一個機會,去東文學社學外語。不過,東文學社的學習並不輕鬆,製度也頗嚴格。王國維一邊在《時務報》工作,一邊在東文學社讀書,半工半讀,非常緊張。


在報館,王國維任書記,又兼校對,還要代汪氏兄弟寫信、作文、翻譯,報酬卻很少。學習上隻有在東文學社的三個鍾頭,沒有空來進一步鑽研學問。這使王國維進退兩難,抑鬱不樂,考試也不及格。不久就因工作與學習的矛盾激化,與館方發生了齟齬。


王國維被弄得身心交瘁。隨後,他又得了一個長女。但是他根本沒有時間去照看自己的長女。之後他又因為積勞成疾,得了腳氣病而回家療養。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長女夭折了,離他而去。他隻做了兩個多月的父親,又加上腳氣病,禍不單行。


在這種情況下王國維病愈離家去上海。到上海後,《時務報》已關閉了。羅振玉請王國維到東文學社任庶務,讓他隨班學習,並免去學費。在此之前,羅振玉因看到王國維書題的詠史絕句:“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驚異非常,予以特別照顧。


從此以後,王國維才有時間專心於學問。


這位話不多、藏鋒芒而又很自負的王國維,現在運氣不錯。沒多長時間,又得了一個位長子:王潛明。


1904年,王國維前往江蘇師範學堂講課。這時候,清政府成立了“學部”,也就是教育部。不久,羅振玉調任為學部參事,王國維也隨同進了北京。這時的王國維已經30歲了,他似乎已將天涯路望盡,他深感疲憊,而又意猶未盡。而立之年,新生活在北京等著他。初來京城,王國維沒攤上什麽新鮮事做。由於辭去了江蘇師範學堂的教職,他得以花大量精力主編《教育世界》,寫文章發表,搞研究工作。


後來,蔡元培擬聘王國維為北大教授,王國維婉辭不就。日本大學也欲聘他為教授,他也謝絕了。不過,他卻兼任外國人在上海辦的金聖明智大學教授。


之後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成立,蔡元培兼任所長,聘請校外學者羅振玉、王國維為函授導師。北大送來薪水200圓,王國維退回聘金,並致函馬衡辭謝。


隨即,溥儀手令,王國維“加恩賞給五品銜,並賞食五品俸。”


1924年秋,清華學校擬創辦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