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孫殿英:東陵盜寶敗身名(1/6)

第十四章 孫殿英 清東陵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園之一。清代的皇陵共有五處,三處在遼寧省,兩處在河北省。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縣的馬蘭峪,北倚昌瑞山,南靠金星山,東鄰倒仰山,西傍黃花山。這裏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是順治皇帝親選的陵地。


位於河北省遵化縣境內的清東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為宏大、體係最為完整、布局最為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它占地78平方公裏,共15座陵寢,其中帝陵5座、後陵4座、妃園寢5座、公主園寢1座,埋葬著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鹹豐(定陵)、同治(惠陵)5位皇帝,15位皇後,137位妃子,4位公主。全陵區以第一帝順治陵墓孝陵為中心,其他陵墓依次分列兩旁。東側有順治皇後孝東陵,康熙皇帝的景陵;西側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及裕妃園寢,鹹豐皇帝的定陵及鹹豐皇後的定東陵;此外,在東南部有同治皇帝的惠陵;在大紅門外東側有昭西陵。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群山環抱,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清東陵的建築恢宏、壯觀、精美。580多座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有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有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歎為觀止,被班禪大師讚譽為“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有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其裝修之豪華舉世罕見,“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具。


清東陵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每一座陵寢都記載著或輝煌、或衰敗的曆史,每一座陵寢都傳承著或動人、或神秘的故事。入關第一帝順治,開創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文武兼備的十全老人乾隆,輔佐聖、世二祖的傑出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後,兩度垂簾聽政的慈安、慈禧,撲朔迷離的香妃,還有鹹豐、同治……這些曾主宰過國家命運,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極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都長眠於此。


傳說,大約在順治7年的時候,攝政王多爾袞病死,順治帝親政。按照中國曆代帝王的慣例,順治在親政的那年,開始派人尋找“萬年吉壤”,但一直天不遂人願。


人們常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順治皇帝一次帶領群臣外出打獵的途中,他終於看中了一塊寶地。


那日,當順治帝和一大群的大臣沿長城向東來到河北遵化縣所轄的馬蘭峪鎮一帶鳳台山時,順治躍上了鬱鬱蔥蔥的鳳台嶺,舉目四望之際,順治皇帝被眼前的景物迷住了:向北看,重巒疊嶂、群山蜿蜒;轉身南望,真是山川壯美,景物天成。隻見隆起的山脊在藍天白雲的掩映下若隱若現,猶如一條條天龍奔騰,呼嘯長空。在天龍盤旋飛舞的中央,一塊坦蕩如砥的土地,蔚然深秀,生機盎然。東西兩項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緩緩流淌,形似一個完美無缺的金甌。


順治在驚訝於這天造神賜的寶地後,大聲說道:“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於是他來到一塊向陽之地,翻身下馬,在鳳台嶺上選擇了一塊向陽之地,十分虔誠地向蒼天高山禱告一番,隨後相中了一塊風水相宜的地勢,隨後解下隨身玉佩,係於全漆箭翎之上,彎弓滿石,振臂一射,那箭便穿雲度日,飛落於正麵鳳台山的山阜之前,入地足有一尺深。臣僚、術士們趕到山前,找來木鍁在地上挖出一個磨盤大的圓坑,謂之“破土”。這個圓坑便是陵寢地宮“金井”的位置,待陵寢地宮修好後,將第一鍁土放入“金井”之中,標誌著皇帝死後依然擁有黃天厚土,並和他生前的大地永遠血脈相連。


當一切準備事宜完成後,順治傳諭,改鳳台山為昌瑞山。臣僚們又找來一斛形木箱,蓋在“破土”的位置,不再讓它見到日、月、星光,同時委派人員在此日夜守護,以待動工興建。順治帝的眼光確有獨到之處,這確是一塊連後人都讚歎不已的風水寶地。


1928年夏,在孫殿英盜陵竊寶案中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後的東陵。


然而,首犯孫殿英不僅逍遙法外,照舊領兵當官,而且日後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總司令;被捕獲的重犯譚溫江也被保釋出獄,繼續當他的師長……這種反常現象正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孫殿英,名魁元,號殿英,馬牧鄉孫莊人。他出身貧寒,自幼頑劣成性,年長不務正業,精於賭技,闖蕩江湖,廣結流氓惡棍、軍警胥吏,開設賭局,販賣毒品,坑騙錢財。人們大都叫他孫老殿。因其臉上出過天花,因而也把他叫作孫麻子。1889年正月,孫殿英誕生於河南永城縣西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