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張作霖:智勇武夫成霸業(1/6)

第八章 張作霖 1928年6月4月晨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坐的由北京返回奉天的專車行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會處橋洞時,被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張作霖身受重傷,因搶救無效逝世。


曆史上曆來對張作霖褒貶不一。張作霖的確是一位傳奇人物,家境貧寒,隻是粗通文墨,卻能在東北亂世中殺出一片天地來,甚至最後成為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位總統,當真不簡單。


張作霖出生寒微,他的先祖張永貴因為生活無著,跑到東北從事農業開墾。到他祖父張發時,從事的是農耕,稱為“素封”。所謂“素封”,是指雖然沒有官爵封邑,卻和受封者一樣富有。也就是說,在張發時,張家是富有的。張發有四個兒子,第三子就是張作霖的父親,名叫張有財。張發死後,家產分給了兄弟幾人。張有財帶著他的那份財產,來到了海城。


張有財是個遊手好閑之徒。先是開了一個小雜貨鋪,收入微薄。後來小雜貨鋪倒閉,他又不願幹活,就整天賭博胡混。後來因為欠人家賭債,張有財被仇家債主害死。那年的張作霖13歲。


張作霖本來沒錢念書,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師幫了他的忙。這位老師名叫楊景鎮,那時正在教私塾。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個小孩在偷偷聽他講課,便好奇地叫他進來一問,小孩答道:“我叫張作霖,我願意念書,家窮,上不起學,因此常在這裏偷聽。”楊先生感到這個小孩想讀書識字是好事,就免費讓他上學,還贈給他紙筆。就這樣,張作霖讀了一段私塾,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礎。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


父親張有財死後,家庭生活更加困難,沒有辦法,張作霖的母親王氏隻得帶著4個孩子投奔到鎮安縣(現在的黑山縣)小黑山附近二道溝娘家。張作霖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娘家一下子添了五張嘴,生活非常艱難。張作霖知道不能指望家裏了,就開始到社會上混飯吃。


那時的中國一片混亂,東北地區情況更嚴重。清朝政府腐敗透頂,中國大好河山任人宰割。沙俄強行割去中國領土一百多萬平方公裏,仍覬覦中國東北的廣袤土地;中國甲午戰敗,日本魔爪深入中國東北;官吏橫征暴斂,百姓不堪忍受。亡命之徒便鋌而走險,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百姓生活更加痛苦了。


張作霖小時候就常跟他的父親出入賭場,受到熏陶,也愛賭博。開始時,他靠賣燒餅賺點錢,可是很快就輸光了。他的母親讓他改學木匠,他嫌拉鋸太累,不愛幹。他一度曾流浪街頭,沿街乞討。後來,他流浪到營口高坎鎮,在大車店給人家打雜。有時騾馬病了,他就弄點草藥給治,還真的就治好了。他很聰明,一來二去,就成了獸醫,這個行當他還是比較喜歡的。命運多舛,後來,張作霖被人冤枉,遭受痛打差點送命。經好心人的幫助才得以不死,卻已經走投無路。恰在此時,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他便抱著一線求生的希望從軍了,投到宋慶毅軍馬玉峎的門下,當了一名騎兵。張作霖喜好馬匹,“以精騎擊,得名擢哨長”。


戰敗後,張作霖逃回了遼西。1895年,他21歲,同趙家廟地主趙占元的二女兒趙春桂結了婚。趙春桂是張作霖的原配夫人,也是張首芳、張學良、張學銘的生母。張作霖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他不想像他的同鄉那樣過著衣食無著、平淡無味的生活,他想活出名堂。


戰後的遼西是個三不管地區。散兵遊勇成群,乞丐難民遍野。官府腐敗,土匪橫行,百姓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各地就相應地成立了一些自保的武裝組織,名曰大團。1900年,張作霖得嶽父趙占元的幫助,在趙家廟成立了一個大團,他當上了小頭目,負責附近幾個村子的治安。他負責的地區稱為保險區。張作霖在保險區內很守規矩,不僅遵章守紀,而且維護治安。張作霖也因此得到村人的稱讚,由此聲名鵲起。後來他管轄的範圍逐漸擴大,達到二十多個村子。


在趙家廟的西北有個大團,團主叫金壽山。金壽山收羅了一批地痞流氓,組成了一百多人的大團。大團的總部設在中安堡,周圍地區都是他的保險區。金壽山在保險區內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比胡匪還凶殘。大團本來是保民的,可是金壽山卻專門害民。百姓被逼得實在沒有辦法,就去請名聲較好的張作霖來幫忙。張作霖率眾驅走了金壽山,占據了中安堡。他的部眾增加了,勢力又擴大了。但是,金壽山在1901年臘月三十夜半偷襲了張作霖。張作霖攜帶妻女率眾突圍,逃到了薑家屯,繼而又逃往八角台。在逃往八角台的途中,身懷六甲的趙氏在馬車上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張學良。


八角台是個大集鎮,商號有五十多家。本來張作霖是想從八角台借道投奔遼南的綠林馮德麟的,但是到了八角台,這四十多人就被留下了,借以保護當地地麵。這都得益於張作霖的名聲好,不擾民。從此張作霖就在八角台落了腳。這裏也成了他的發家地。


戰後亂了幾年,到1902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