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樂趣

人生的樂趣


林語堂


我們隻有知道一個國家人民生活的樂趣,才會真正了解這個國家,正如我們隻有知道一個人怎樣利用閑暇時光,才會真正了解這個人一樣。隻有當一個人歇下他手頭不得不幹的事情,開始做他所喜歡做的事情時,他的個性才會顯露出來。隻有當社會與公務的壓力消失,金錢、名譽和野心的刺激離去,精神可以隨心所欲地遊蕩之時,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內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生活是艱苦的,政治是肮髒的,商業是卑鄙的,因而,通過一個人的社會生活狀況去判斷一個人,通常是不公平的。我發現我們有不少政治上的惡棍在其他方麵卻是十分可愛的人,許許多多無能而又誇誇其談的大學校長在家裏卻是絕頂的好人。同理,我認為玩耍時的中國人要比幹正經事情時的中國人可愛得多。中國人在政治上是荒謬的,在社會上是幼稚的,但他們在閑暇時卻是最聰明、最理智的。他們有著如此之多的閑暇和悠閑的樂趣,這有關他們生活的一章,就是為願意接近他們並與之共同生活的讀者而作的。這裏,中國人才是真正的自己,並且發揮得最好,因為隻有在生活上他們才會顯示出自己最佳的性格——親切、友好與溫和。


既然有了足夠的閑暇,中國人有什麽不能做呢?他們食蟹、品茗、嚐泉、唱戲、放風箏、踢毽子、比草的長勢、糊紙盒、猜謎、搓麻將、賭博、典當衣物、煨人參、看鬥雞、逗小孩、澆花、種菜、嫁接果樹、下棋、沐浴、閑聊、養鳥、午睡、大吃二喝、猜拳、看手相、談狐狸精、看戲、敲鑼打鼓、吹笛、練書法、嚼鴨肫、醃蘿卜、捏胡桃、放鷹、喂鴿子、與裁縫吵架、去朝聖、拜訪寺廟、登山、看賽舟、鬥牛、服春藥、抽鴉片、閑蕩街頭、看飛機、罵日本人、圍觀白人、感到納悶兒、批評政治家、念佛、練深呼吸、舉行佛教聚會、請教算命先生、捉蟋蟀、嗑瓜子、賭月餅、辦燈會、焚淨香、吃麵條、射文虎、養瓶花、送禮祝壽、互相磕頭、生孩子、睡大覺。


這是因為中國人總是那麽親切、和藹、活潑、愉快,那麽富有情趣,又是那麽會玩兒。盡管現代中國受過教育的人們總是脾氣很壞,悲觀厭世,失去了一切價值觀念,但大多數人還是保持著親切、和藹、活潑、愉快的性格,少數人還保持著自己的情趣和玩耍的技巧。這也是自然的,因為情趣來自傳統。人們被教會欣賞美的事物,不是通過書本,而是通過社會實例,通過在富有高尚情趣的社會裏的生活,工業時代人們的精神無論如何是醜陋的,而某些中國人的精神——他們把自己的社會傳統中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拋棄掉,而瘋狂地去追求西方的東西,可自己又不具備西方的傳統,他們的精神更為醜陋。在全上海所有富豪人家的園林住宅中,隻有一家是真正的中國式園林,卻為一個猶太人所擁有。所有的中國人都醉心於什麽網球場、幾何狀的花床、整齊的柵欄,修剪成圓形或圓錐形的樹木,以及按英語字母模樣栽培的花草。上海不是中國,但上海卻是現代中國往何處去的不祥之兆。它在我們嘴裏留下了一股又苦又澀的味道,就像中國人用豬油做的西式奶油糕點那樣。它刺激了我們的神經,就像中國的樂隊在送葬行列中大奏其“前進,基督的士兵們”一樣。傳統和趣味需要時間來互相適應。 【說文】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於一身的著名學者。有散文集《翦拂集》《大荒集》,長篇小說《京華煙雲》《朱門》,學術論著《語言學論書》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