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前漢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邊地戰事再起(1/5)

邊地戰事再起


張敞在山陽守了很久,境內沒有什麽大事。後來聽說渤海、膠東百姓因饑餓淪為盜賊。渤海已派龔遂前去擔任太守,隻有膠東還沒有能人前去治理,盜風日盛。膠東是景帝的兒子劉寄的封土,傳到曾孫劉音時,劉音少不更事,母親王氏又喜歡遊獵,政務日益鬆弛,張敞請命前去治理。宣帝於是遷升張敞為膠東相,賜金三十斤。


張敞一到任,便懸賞緝拿盜賊。果然盜賊平息,吏民相安。張敞又勸阻王太後出遊打獵,王太後卻也聽從,此後深居簡出,不再到處遊逛。種種政績自然被宣帝知道。恰逢當時京兆尹一職換了多人,都不稱職,宣帝於是下詔,調張敞為京兆尹。張敞治理政務,嚴中帶寬,因此百姓信服,有口皆碑。


隻是張敞生性好動,不拘小節,常常策馬到章台 當時太子太傅疏廣與少傅疏受,本是叔侄,又都是太子的師傅,榮耀一時。太子劉奭年紀還小,平恩侯許廣漢是太子的外祖父,入宮請求宣帝,打算讓弟弟許舜監護太子。宣帝聽到此話後猶豫不決,召問疏廣,疏廣麵奏道:“太子為國家的儲君,關係甚大,陛下應慎重為他選擇老師和朋友,不宜專用皇親。況且太子宮屬已備,再讓許舜進來監護,反而是詔示天下私情重要,恐怕不足以培養儲君的美德啊!”宣帝應聲說是,待疏廣退出後,便把他的話轉告給丞相魏相,魏相也佩服疏廣的先見之明,自愧不如。


此後宣帝更加器重疏廣,多次賞賜他。太子入宮朝見,疏廣為前導,疏受在後麵跟從,隨時校正,不讓太子做不合禮法之事。叔侄掌職五年,太子劉奭已經十二歲,精通《論語》、《孝經》。


有一天,疏廣對疏受說:“我聽說知足不辱,功成身退,才合天意。如今我與你官至二千石,應該知足了,不如叔侄同歸故裏,終享天年!”疏受立即跪下叩頭說:“願聽從命令!”二人以養病為借口,乞求讓他們回老家。宣帝不得已,隻好準奏,加賜黃金二十斤。太子劉奭又贈送黃金五十斤,疏廣與疏受接受賞金後整裝出都。朝廷公卿,以及朋友、同鄉人,都到東都門外為他們設宴餞行。二疏連番暢飲,謝別離去。路旁的百姓,看見送行的車馬約有幾百輛,眾位大臣又與他們互道珍重,極其殷勤,不禁歎息道:“二位大夫真是賢人啊!”


二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