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以史為鑒麵向未來(1/6)

第五章 以史為鑒麵向未來


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明代的朝代變革,治亂興亡,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麵貌盡在其中。


正文


經子通,讀諸史,


考世係,知終始。


注釋


經:儒家經典著作。


子:諸子百家的著作。


諸史:各種史書。


世係:帝王家族的世代相承關係。


終始:王朝的興衰始末。


經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後,就可以閱讀史書了。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係,明白朝代興衰交替的始末。


心解


讀史


這四句話是本章的引子。《三字經》提出讀懂了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人們就可以學習曆史了。古人認為,讀史必須在熟讀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著作的基礎上,因為隻有這樣人們才能形成自己判斷是非、認識事物的標準,不至於在讀史時迷失方向,或者隻記住了具體的史實而未能從中吸取教訓。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了解自己的曆史,總是會問“我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曆史正可以填補人類這種內心對於時空的渴望以及對於生存環境的恐慌。學習和了解曆史可以讓我們在一個更為寬廣的時空裏獲得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曆史是出於人們自己的內心需要。


另外,人們學習曆史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目的——為了現在。人類的發展在於不再盲目於任何事物,而是有理性地從事某種事情,也就是說,人們要問個為什麽,並且首先思考事情的邏輯性、合理性,並估計事情可能的結果,然後才去行動。意大利哲學家、曆史學家克羅齊的一句“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不知道被引用了多少次,而且這句話的含義甚至比得上一本專著。因為曆史囊括了人類發展過程中一切成功的規則與失敗的教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失敗的重演。我們學習和認識曆史,無形之中豐富了我們的閱曆,讓我們這些平凡的小人物能站在曆史的高度去接納和改造生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就能看得更高、更遠。如果用兩句話來概括學習和了解曆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忘記曆史意味著背叛;讓曆史告訴未來。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非常重視曆史的教育作用。早在先秦時代,就有“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前車之鑒”的說法。古時的明君唐太宗也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事實上,唐太宗之所以能開創“貞觀之治”也與他積極吸取曆史教訓,尤其是隋代兩世而亡的教訓是分不開的。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曾經說過:人們對曆史感興趣有三種原因:一是獲得曆史知識,二是獲得智慧,三是認識人性。這三點都很重要。古人與今人最大的相通之處就是人性。人性的豐富,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善良,人性的醜陋,都可以從曆史中看得清清楚楚。曆史知識並不能直接讓你致富,但是,它可以完善你的人生,增強你的文化品位。史書中充滿了各種智慧,它成為今人的借鑒,因為曆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古人成功的智慧可以使我們獲得成功的啟示,古人失敗的教訓可以使我們得到警示。


2001年7月9日,中央電視台第十套(CCTV-10)“百家講壇”欄目開播。欄目以“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為宗旨。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等各個方麵,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曆史、中國文化,力求做到雅俗共賞。2005年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登上百家講壇講解曆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大眾的熱烈追捧,同時,也帶動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曆史。在這種學習曆史的滾滾浪潮裏,一向特立獨行的易中天教授又拋出了“曆史無用論”,以提醒人們學習曆史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想法。在一次訪談中,他這樣說道:“曆史當然有用,以古鑒今,讀史明智。我為什麽反複說沒用呢?因為我們這個民族現在的功利性太強了。功能說得太多,難免庸俗化。我強調曆史、藝術的大用無用:百無一用但又不可或缺,必有大用。”曆史不是試卷上的選擇填空,也不是炫耀自己學識淵博的工具,它對我們的作用不是體現在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滲透在人們的觀念中和生活的方方麵麵。對於曆史這麽厚重的東西,我們還是應該保持敬畏和崇尚的態度。


正文


自羲農,至黃帝,


號三皇,居上世。


注釋


羲:伏羲,傳說中的遠古帝王。


農:神農,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


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上世:遠古時代。


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


心解


三皇


我們在談到中國曆史的時候,就會經常提到“三皇五帝”,並將之作為中國曆史的開端。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隻不過是實力較為強大的部落的首領。秦嬴政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便把那三皇五帝的名稱各取一字合成一詞,自稱為“皇帝”,以示其地位的崇高無比。


“三皇”的說法是在戰國晚期才出現的。另外我國傳統對“三皇”的說法並不一致。有的說法認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農;有的則認為是:伏羲、神農、黃帝。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也被《三字經》的作者采用。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華民族傳說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他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也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這個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他聰慧過人,坐在一座方壇上,聽了八方風的樂音,又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便畫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八卦也成為中國古文字的發端,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曆史。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魚打獵。他還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在漢代的畫像磚上,伏羲是人首蛇身的形象,並經常與女媧一起出現。傳說,上古時代曾發生過一場罕見的大洪水,世間隻留下了伏羲和女媧兄妹兩人,於是他們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再度使我們民族繁榮起來。


繼伏羲以後,神農(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不是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有頗多貢獻的傳奇人物。遠古人民過著采集和漁獵的生活,他發明製作木耒、木耜,教會人民農業生產。此外,他還製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實際上農業生產知識是上古人類實踐經驗的積累,神農並無其人。後來人們推測,神農氏的事跡,大致反映的是母係氏族製繁榮時期的社會情況。傳說神農的樣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體除四肢和腦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五髒六腑清晰可見。那時候,人們經常因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於是,神農決定嚐盡百草,隻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髒就會呈現黑色,因此什麽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他把能食用的放在身體左邊的袋子裏,介紹給別人吃,作為藥用;不能夠食用的就放在身體的右邊袋子裏,提醒人們加以注意。後來,由於神農氏服了太多種毒藥,積毒太深而身亡。


黃帝,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在涿鹿之戰中擒殺了蚩尤,統一了中原各部落。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在他的統治下,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數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都是他的後裔,他們的部落與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華民族,黃帝軒轅氏被看成是華夏族的始祖。因此,中國人自稱是“黃帝子孫”。我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因此,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節是今人祭祀黃帝的日子。


正文


唐有虞,號二帝,


相揖遜,稱盛世。


注釋


唐:傳說中的遠古帝王堯。


有虞: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舜。


揖遜:謙讓有禮。


黃帝之後,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把帝位禪讓給了才德兼備的舜,在兩位帝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


心解


二帝


除了“三皇”之外,我國古代傳說中還有“五帝”。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三字經》的這四句話主要介紹“五帝”中的堯帝和舜帝。人們經常用“堯天舜日”來比喻太平盛世,以“堯舜之治”作為後世帝王德政的典範。生活於中唐時期,目睹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大詩人杜甫也將“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作為其一生的政治抱負和追求。可見,堯帝和舜帝是古時人們心中聖賢的典範。


堯帝,姓尹祁,號放勳,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是黃帝的後代,是帝嚳的兒子,因封於唐地(今河北境內),故後人稱為“唐堯”。唐堯即位後,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政績卓著。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擁戴。唐堯當政初期,天文曆法還很不完善,百姓經常耽誤農時,因此,堯就組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測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為一月,太陽一周期為一年,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曆法,奠定了我國農曆的基礎。他還設立謗木,讓平民可以對部落的管理和他本人發表意見。堯在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製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係統的政治製度,為奴隸製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堯晚年的時候,想找一個賢能的接班人,他為此到處尋訪,後來人們一致推舉舜。堯聽說舜很賢德,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經過一番考察後,堯把部落聯盟首領的全部職權讓給了舜。這就是曆史上的“堯舜禪讓”。《史記》評價堯帝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他是顓頊帝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根據《尚書·堯典》的記載,舜的主要事跡有:命後稷按時播植百穀;挖溝開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他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擔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傳說中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警戒人們;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但又設鞭刑、撲刑、贖刑,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天下人心悅誠服。通過這樣的整頓,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麵,所以舜成為中原最強大的盟主。正如《史記》所雲:“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因為禹在治理洪水方麵成就卓越,因此舜在晚年禪位於禹。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


正文


夏有禹,商有湯,


周文武,稱三王。


注釋


文武:周代的開國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


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位德才兼備的君王被後人稱為“三王”。


心解


三王


夏、商、周是我國上古時代的三個著名的時代,它們的開國之君大禹、成湯、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是賢明的君主,後人稱之為“三王”。


禹,通常尊稱為大禹,是與堯、舜並稱的傳說中的古代聖王,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禹又名文命,字高密。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以及內蒙南部一帶),後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父親是鯀(gǔn),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夏伯。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堯就讓禹的父親鯀去治水。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改變了他父親用堤壩擋水的做法,采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了大海中去。當時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他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因此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經過十三年的努力,他終於取得了成功。在治理水患的同時,大禹還積極指導人們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史書記載,洪水退去後,一塊塊平原露出水麵,他帶領人們在田間修起條條溝渠,引水灌溉,種植粟、黍、豆、麻等農作物,還讓人們在地勢低窪的地方種植水稻。他為當時農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難怪孔子對大禹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孔子認為禹王的功德是無可非議的:禹自己飲食菲薄,然而祭祀的祭品卻非常豐富,這是至孝;平常他隻穿粗惡的衣服,然而朝衣則講究華美,這是恭敬群臣;他不注重自己的宮室,所以宮室很簡陋,卻盡力來為農民修建溝渠,以利農田,這是厚愛百姓。孔子說了這些事實以後,再次誇讚“禹,吾無間然矣”。


公元前2070年,舜帝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禹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改定曆日稱為夏曆。禹把全國分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進行管理,他還到南方巡視,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約請諸侯相會。禹為紀念這次盛會,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鑄成九個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後,他的兒子啟即位,打破了禪讓製度,開創了子繼父位的世襲王朝製度。


成湯,名履,又稱武湯、大乙、天乙,是商朝的第一代君王,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商湯。商原為夏的屬國之一,生活在黃河下遊。他本是夏朝的方伯,專管征伐之事。夏末,王室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君王荒淫無道。成湯則在國內布德施惠,輕賦薄斂,使百姓親附,政令通行。湯看到夏桀的無道,決定推翻夏朝。於是開始實行滅夏的計劃。他先滅掉了商附近的一個小國,後經過十一次出征,滅掉了夏王朝的三個重要同盟國,剪其羽翼,之後一舉滅夏,曆史上稱之為“鳴條之戰”。鳴條之戰是我國軍事曆史上一篇輝煌的傑作。它是中國古代通過“伐謀”“伐交”“伐兵”“用間”的全麵運用,最終達到戰爭速勝的最早的成功戰例,對於後世戰爭的發展、軍事理論的構築,都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公元前1600年,湯正式建立了我國第二個奴隸製國家——商。商湯開以武力奪得天下的先例,打破了天子是不可變的定律,是中國政治史上的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