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經典的永恒綻放(1/6)

第四章 經典的永恒綻放


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講述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典籍以及閱讀、學習的順序,也體現出《三字經》所提倡的“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


正文


凡訓蒙,須講究。


詳訓詁,明句讀。


注釋


蒙:蒙童,古時指剛入學的兒童。


訓詁: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話來解釋詞義。


句讀:指語句中的停頓,短的停頓叫做“讀”,長的停頓叫做“句”。


凡是教育剛入學的兒童,一定要講究教育的方法。把每個字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詞句講解清楚,使學童讀書時懂得原文的停頓。


心解


循序漸進


這四句話說的是兒童在啟蒙階段的學習內容和步驟。啟蒙教育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說: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會起作用的,因此《三字經》認為“訓蒙”“須講究”,而這一階段孩子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訓詁和句讀。


古代的兒童入學後,首先接受的是識字教育。識字的主要教材就是“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古時的兒童搖頭晃腦地跟著夫子讀《三字經》,反映的就是這一階段的情況。當兒童“能識兩千字”時,老師就開始“講書”了。“講書”就包括訓詁和句讀兩部分。所謂“訓詁”,就是解釋詞義的方法,也叫“訓故”“故訓”“古訓”“解故”“解詁”,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叫“訓”;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叫“詁”。“訓詁”連用的說法,最早見於春秋時期魯國人毛亨注釋《詩經》的書,書名叫《詩故訓傳》。後來才將這門學問稱為“訓詁”。我國的漢字,是一種形體文字,每個字都包含形、音、義三部分,研究這三部分的學問分別叫做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訓詁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概念。廣義的訓詁學包括音韻學和文字學,狹義的訓詁學隻是小學(學習的初級階段)中與音韻、文字相對的學科。訓詁學書籍有兩種,一種專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書,逐字解釋全書的意義,如《論語注疏》《毛詩注疏》《韓非子集解》等;另一種是單純解釋古代的詞匯,搜集古代詞匯,分類注釋,如《爾雅》《說文解字》《方言》等。訓詁學研究方法有:互訓,用同義詞互相解釋,如“老,考也”“考,老也”;聲訓,用聲音相似意義相同的字解釋,如“衣,依也”,說明這個“衣”在古書中是當做“依”的意思;形訓,用字形說明其來源和意義,如“小土為塵”,說明“塵”字的意思是“小土”;義訓,用當代的詞義解釋古詞的意義,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說“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反訓,古代有的詞和現代意義相反,需要用反義詞注釋,如“亂而敬,亂,治也”,說明這個“亂”字,在此處作“治”的意思;遞訓,用幾個詞連續解釋,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說明這個“庸”字用聲訓是從“用”字來的,但意思實際是“得”的意思。


所謂句讀,就是對句子進行標點斷句。古時稱文詞停頓的地方叫做句或讀。連稱句讀時,句是語意完整的一小段,讀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古代中文在書寫上原本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設計,但是在閱讀時為求語氣的順暢和正確的傳達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轉合,讀書人便會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記號,這就是句讀的由來。一般是以句號(。)作為一個句子的終結,相當於現代標點符號中的句號;句中語氣承轉停頓以讀號(,或、)表示,則相當於現代標點符號中的逗號和頓號。像這樣加注句讀的動作,被稱為“斷句”又被稱為“圈點”,如果再加上注解或注腳的動作,則被稱為“圈注”。正確的圈點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顯現一個人基本的學識和涵養。如果不懂句讀,往往會造成誤讀、誤解原意。所以古代教育童蒙讀書,非常重視句讀能力的訓練。韓愈的名篇《師說》中說道:“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也道明了學習句讀的重要性。據說周總理在一次與國民黨的談判中,把國民黨一方駁得體無完膚,國民黨代表惱羞成怒,破口大罵,叫嚷與共產黨談判是“對牛彈琴”。周恩來同誌淡淡一笑,幽默地同樣以這四字作答,隻是停頓有所不同。他說:“對,牛彈琴。”周恩來總理正是利用標點非常機智地回敬了對方。還有一個句讀救命的故事。清朝末年,一個書法家奉旨給慈禧太後題寫扇麵,寫的內容是王之渙的《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由於一時的疏忽和緊張,竟將“間”字漏掉了,慈禧一看,大怒,竟把這個書法家問成死罪。此人急中生智,忙解釋說:老佛爺息怒,這並不是王之渙的原詩,是用他詩的原意填的詞,並當場標點斷句,吟誦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慈禧一聽,無言以對,那位書法家也撿回了自己的性命。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足以認識到句讀的重要性了。


正文


為學者,必有初,


小學終,至四書。


注釋


為學:進行學習。


初:開頭,開端。


小學:初等教育。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


作為一個學者,求學的初期就要打好基礎,把小學階段的知識都掌握了,才可以讀“四書”。


心解


四書


這四句是說學習的具體階段,隻有完成了小學的科目才可以讀“四書”。古時的小學和現在的小學有些不同。朱熹主張“古之教者,有小學,有大學”,他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心理特征有了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並分別提出了兩者不同的任務、內容和方法。凡年齡在八至十五歲,不分貴賤,隻要年齡和心理特征正常便入小學,十五歲以後便入大(tài)學。


朱熹認為小學教育的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而且“而今自小失了,要補填,實是難”(如果兒童時期沒有打好基礎,長大就會做出違背倫理綱常的事,那時再彌補,就極為困難了),因而,他認為小學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必須抓緊、抓好。古時小學的學習內容主要是“六藝”和灑掃進退的規矩。“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具體內容之前已經說過。日本將其變化為八道:茶道、藝道、花道、書道、劍道、棋道、柔道和空手道。朱熹認為:“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師、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必始於灑掃應對進退之間,禮樂射禦書數之際,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悌忠信而無違也……夫童蒙之學,始於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清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可見在朱熹看來小學應以教事為主,主要內容是倫理規範的訓練和基本知識技能的學習。大學是更為係統的教育。大學教育是在“小學已成之功”基礎上的深化和發展,與小學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還對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關係進行了精辟的論述:“小學之事,知之淺而行之小者也;大學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大學和小學教育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


經過了小學階段,就可以閱讀“四書”了。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書”。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曾子、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朱熹將《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並匯集在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對於“四書”的學習,朱熹認為“讀書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且強調“初學且須知緩急”。朱熹的意思是有了《大學》的提綱挈領,便能領會《論語》、《孟子》裏的精微之處:融貫了《論語》、《孟子》旨趣,也便能領會《中庸》裏的心法。和“四書”同樣普及的是朱熹的注,包括《大學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論語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


“四書”在我國思想史上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閃耀古今。作為儒家學派的代表作,“四書”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這其中有許多優秀的思想精髓,是無數先賢實踐和思考的結晶,至今讀來,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啟迪價值。梁啟超先生曾經說過:“《論語》為兩千年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埒。此二書可謂國人內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多誦讀一些經典,不僅能讓我們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相信社會也能由此形成一種文化認同的新秩序。


正文


論語者,二十篇,


群弟子,記善言。


注釋


論語:書名,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的經典作品。


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美稱。


善言:具有教育意義的言論。


《論語》共計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們記載有關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一部書。


心解


《論語》


《論語》是我國儒家經典之一,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由孔子的弟子編輯而成的。它主要記載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對我國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孔子幼年家境非常貧寒,卻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孔子三十五歲時,因魯國內亂而奔齊,受到齊景公的讚賞,但因齊相晏嬰從中阻撓,未被重用。不久後返回魯國,繼續鑽研學問,培養弟子。孔子五十一歲時,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孔子五十四歲時,受季桓子委托,攝行相事。他為了提高國君的權威,提出“墮三都”、抑三桓(魯國的三家大夫)的主張,結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對,未能成功。後季桓氏迷戀歌舞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於是棄官離魯,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另尋施展才能的機會,這一年他五十九歲。六十八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他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之後,他不再求仕,一麵繼續整理文化典籍,修訂六經;一麵廣收弟子,開展教育事業。相傳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二人。孔子七十三歲時患病,不愈而卒。


《論語》書名的來曆就要追溯到我國古代人寫作的體例。古代書籍的寫作體例,大體分為“著作”“編述”“鈔(抄)纂”三大類。由鈔(抄)纂而成的書籍,古人稱為“論”。《論語》的“論”,就是排比資料、纂輯成編的意思,“語”者,語錄也,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論語》共計二十篇,一萬兩千多字,其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麵;語言表達言簡意賅、含蓄雋永,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


《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流失了。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現代人對《論語》的注解則以著名語言學家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為最好。這本書注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及名物製度、風俗習慣等考證,論證周詳、語言流暢,表述清晰準確,不但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