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認識我們的世界(1/6)

第三章 認識我們的世界


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識,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一應俱全,而且簡明扼要。


正文


首孝弟,次見聞,


知某數,識某文。


注釋


首:首要、重要。


次:其次、次要。


見聞:看到和聽到的事情。


知某數:認識數目。


識某文:明白文理。


做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敬愛兄長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數學和文化知識。


心解


博聞強識


“首孝弟,次見聞”在全篇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前一句是在總結之前的內容,後一句則引出下文。以數字來概括知識要點是我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之一,具有簡明扼要、容易記憶的特點,因此有了“知某數,識某文”。


古人認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因而人們應該在端正學習方向的前提下廣聞博知。“首孝弟,次見聞”正反映的是古人這種重視德育的思想。《論語》中有這樣的話:“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裏的“行”和“文”分別指的是道德行為和文化知識。孔子強調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識教育之前。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強調過這一點。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即一個教育者的職責,首先是“傳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業”(傳授業務知識)和“解惑”(解決疑難問題)。隨之提出“好學”“力行”“知恥”三個步驟,特別強調“知恥”是做好“好學”和“力行”的原動力。


在增長見識、認識世界方麵,古人強調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古人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一段話,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這一程序性行為綱領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見,這一思想在儒家學說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對於這個詞的解釋古人卻沒有定論,現在一般的解釋是: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更深層次的意思是:透過物質的表麵而了解其本質,從而達到智慧的境地。這就給我們傳達出一個信息:看事看物,甚至看人都不能僅從表麵入手,應該盡力了解其本質,這樣才能到達“至善”的境界。關於如何認識事物,《禮記·大學》有這樣的說法:“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要研究物象必定要知道物象的根源和枝末。要通達事理,就必定要明白事理的先後得失。那麽如何“知人”呢?古人認為首先就是要看文學作品以及相關的曆史真跡,因為文學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自然狀態,而曆史真跡是最為客觀的存在。其次,就是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一個人思想的足跡。


除此之外,古人還認為外出遊曆是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的必要步驟。西漢著名的曆史學家司馬遷在大約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外出遊曆——“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為以後寫作《史記》積累了豐厚的素材。在西方也有類似的思想。英國培根就說過:“對年輕人來說,遊曆是教育的一部分。”這和我國的“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說法不謀而合。這是我國古人治學的態度,也是古人對於做人的一種終極追求。生活在全新時代的我們,除了可以從自身的經曆以及書本中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之外,還有一個強大的工具——網絡,能夠讓我們更全麵地認識世界。俗話說“有得必有失”,確實不錯。功能強大、使用便捷的工具極易使我們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迷失方向。更為可怕的是,這讓我們養成了懶惰的習慣,不會主動地學習和思考。我曾經在網絡上看到在試題下麵寫著“百度一下,就知道”的中學生的試卷。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正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萬。


注釋


我國采用十進位算術方法:數由一開始,由一到十,由十到一百,由一百到一千,由一千到一萬。


心解


數學


這四句話講的是數的基本知識。數學是我國從古至今的基本教學內容。《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禦、書、數,也就是所謂的“六藝”,數學就是其中之一。和我國類似,西方國家有“七藝”教育——文法、修辭、邏輯學、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這其中也包含了數學,可見人們對數學教育的重視。下麵,我們就具體來介紹“六藝”的內容。


數學古稱算學,是中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被古希臘學者視為哲學之起點。數學在希臘語中的意思就是“學問的基礎”。中國古代數學體係的形成以漢代《九章算術》的出現為重要標誌。公元656年,唐初統治者在國子監設立算學館,設有算學博士和助教。宋元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和發展也帶動了數學的發展,出現了計算技術改革的高潮。明清時期,我國數學的發展經曆了中西融合的階段。由此可見,數學在當時的重要地位。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是人類抽象思維發展的結果。人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就同時受到歸納、推理思想方法的訓練。數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動了許多重大的科學技術發展。特別是當前,隨著電腦應用的普及,信息的數字化和信息通道的大規模聯網,依據數學所作的創造設想已經達到即時試驗、即時實施的地步。數學技術將是一種應用最廣泛、最直接、最及時、最富創造力和生產力的實用技術。


何謂“禮”?古人認為“禮”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管子·牧民》中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自古民間婚嫁、喪娶、入學、拜師、祭祀都有禮樂之官(司禮),孔子曾為司禮之官,且少即習禮,“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在國家宗廟祭祀方麵,古代官方常設太常司、祠祭署等禮儀衙曹,設立讀祝官、讚禮郎、祀丞等禮儀官。如唐代設立有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廩犧六個部門,明代則設置太常司,太常司設卿、少卿、丞、典簿、協律郎、博士,讚禮郎。古時的“禮”並不僅指禮貌和禮儀,更是保持社會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稱之為“禮治”。西周時期禮治的基本原則是:親親尊尊。親親就是必須親愛自己的親屬,特別是以父權為中心的尊親屬;尊尊就是要求奴隸和平民服從奴隸主貴族,不得逾越。孔子也主張“為國以禮”的禮治論。他認為剝削階級享受特權是“天下之通義”;人們必須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樂興,刑罰中;禮之用,和為貴。他還特別強調道德教化的作用,認為刑罰隻是輔助手段。


關於“樂”的內容,我們在後麵會專門講到。


“射”在這裏指的是射箭;“禦”是指對駕馭戰車技術的培養。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唐代武則天設立了武舉製度,在武舉製度裏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準,其中五項是射箭,包括長跺、馬射、步射、平射還有筒射。由此可見古時人們對射箭的重視程度。同樣,由於戰車是當時重要的軍事裝備,因此,駕馭技術在戰場上就非常關鍵。駕駛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現代企業管理學的重要內容。


“書”指的是在文字方麵的學問。漢語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結晶,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認真學習,感受其魅力。“數”指的是算法,可引申為邏輯思維。


古人用這六藝來衡量人才,作為一個人立足的基本素質。“六藝”中禮、樂、射、禦,稱為“大藝”,是貴族從政必具之術,在高級階段要深入學習;書與數稱為“小藝”,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初級階段的必修課。當時,隻給予庶民子弟以“小藝”的教育,隻有貴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藝”的完整教育,也就是能受到自“小藝”至“大藝”的係統學習。在今天,人們又賦予了“六藝”以新的內容。禮,指的是禮儀、禮貌,類似今天的德育。知書更要達禮,力戒傲慢無禮,尤其不能因熟而失禮,一個有知識又彬彬有禮的人,在職場中會如魚得水。樂,指的是音樂,類似今天的美育。如古人工於琴瑟,意在加強修養,今人雖有高學曆,往往給人浮躁之感,就是因為底蘊不厚,內涵不深,缺乏後勁。射,指的是射箭,類似今天的技能。大學生不如中專生、技校生,其主要原因在於大學生眼高手低,光會說不會練,知識不能轉化為能力,就業難也就不足為奇了。禦,指的是駕馭馬車的能力,類似今天擁有駕照。實際上不管是會開車,還是會外語,都會讓你視野開闊,從而在競爭中贏得先機。書,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