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章 知識轉化靈感(1/5)

眾多飛升者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夠適應月球上的各種高科技。好在輔助學習的設施很多,現在的教育中,我們大多都隻能在課本上學習,了解物理現象,也更多的是依靠著書本上的文字描述和圖片記錄。


但這種描述對於學習來說是非常不直觀的,就像是我們在做物理題的時候, 往往需要反複閱讀題幹,才能理解圖中所畫的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如此才能進行受力分析。


但如果現實之中就有一組和圖片中一樣的實物,可以讓你來親手操作,那麽輕而易舉的就能明白題幹中描述的狀態,並且通過雙手的感覺就可以建立一種直覺, 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看一眼就可以得出受力分析來。


這隻是其中的一種情況,隨著問題越發複雜,能夠切實的體會在實踐中學習, 對學習效率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就比如流體力學如果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親自觸摸高速流動的液體,用身體來感覺不同形狀物體在液體流動中的受力情況,對各種定律的理解就會變得深刻許多。


而這些在納米機械的輔助下,都可以方便的實現,讓學習的內容變得無比直觀。


不過即便如此,學習的過程依舊是非常枯燥的,因為灌輸的知識量太多了,而一天之中,除了學習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事情可做。


對於這種枯燥的忍耐能力不同,也就使得每個人學習效率上出現了巨大的差別。


而霍雨浩毫無疑問是這裏麵效率最高的之一,而在學習到了某個進度之後,他們發現,並不是隻有工作才可以獲得向星球表麵本體反饋知識的機會, 隻要學習足夠努力, 取得了足夠多的階段性成果, 同樣可以選擇一部分技術反饋到本體的身上。


……


正在試驗場中測試新型雷達的霍雨浩,突然之間心有所感。隨後就感覺自己的腦海中迸發出了大量的靈感,並沒有確切的知識,但卻產生了強烈的直覺,有一種朝著某個方向進行研發就必然會取得成果的感覺出現。


而且大致使用怎樣的參數,才能試驗成功,也有著模模糊糊的直覺指引,他並不清楚這是不是自己的分身從飛升之後的世界傳遞過來的信息,但身為一個專業的科研工作者,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己靈感爆棚的時候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