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故事】(1/6)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他善於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琴聲,音隨意轉,以琴傳意。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麵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隻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能聽懂他的琴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不久伯牙要回鄉了,他們非常舍不得分離,於是兩人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裏相會。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於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鍾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便向他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既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在這裏久等,叮囑父親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俞伯牙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一曲《高山流水》之後,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並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後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懸梁刺股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孫敬的人,他年輕時知識淺薄,不被重用,連家人都看不起他。後來他下定決心刻苦讀書,就關起門來,認真看書,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了,有時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擔心這樣會影響學習,就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梁上,另一頭係在辮子上,這樣一旦他打瞌睡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也就可以再繼續讀書學習了。經過一番苦讀,他成為了著名的政治家。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他也是年輕時不被重用,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兒,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後來蘇秦也成為了著名的政治家。


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告訴人們隻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獲,並用以激勵人們發憤讀書、刻苦學習。


臥薪嚐膽


春秋末年,吳越爭霸。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夫差繼位後立誌報仇。幾年後果真打敗越國,活捉越王勾踐。勾踐在吳國三年,忍辱負重,最終被放回越國。


回到祖國後勾踐勵精圖治,暗中訓練精兵。他每天晚上睡覺不用褥,隻鋪些柴草,又在屋裏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的恥辱。經過一番休養生息,越國又強大起來,並最終再次打敗了吳國,得到了霸主之位。


後來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人名叫淳於髡,他口才很好,善於用詼諧的方式進諫。當時齊國的國君是齊威王,他喜歡猜謎語,但即位以後一直不理朝政,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把政務都交付給大臣,自己則不聞不問,以致朝野內外一片混亂。加之正值群雄競起的時代,諸侯都來侵略齊國,齊國眼看敗落下來,而大臣們都不敢向齊威王進諫。


於是淳於髡在一次宴會上以猜謎的形式問齊威王:“我們國家有一隻大鳥,在您的王宮中停留很久了,可是三年來它既不飛翔也不鳴叫,這到底是什麽鳥呢?”齊威王回答說:“這種鳥不飛就罷了,一旦飛就會一下子衝上雲霄;不鳴叫也就罷了,一旦鳴叫,就會讓眾人震驚!”


此後齊威王開始整頓國政。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麵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於是後人就用“一鳴驚人”來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作出驚人的成績。


曾子殺彘


曾子16歲拜孔子為師,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曾子殺彘,說的是曾子教育子女注意言傳身教,言而有信的故事。


有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也要跟著去。沒有辦法,曾子夫人隻好對他說:“你先回家待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聽她這麽說,兒子開始安靜下來,於是,她自己到集市上去了。


等她從集市上回來,曾子要捉豬去殺,履行諾言。夫人勸止他說:“我隻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你何必認真呢?”曾子說:“夫人,可不能隨便和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他們是要向父母親學習的,無論做什麽事都要聽從父母親的教導。如果不正確,孩子便會受到誤導,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以後他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現實教育的方法。”聽了這一番話,曾子的夫人也自覺慚愧,於是和曾子一起殺豬煮肉給孩子吃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教育子女,還是做人都要注意言傳身教不能以欺騙作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樣才能獲得他人信任。


孟母三遷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子,被後代尊為“亞聖”,是僅次於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但你知道麽,孟子的巨大成就與他小的時候受到的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西漢劉向編著的《烈女傳》的“母儀”這一部分,就記錄了“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這句話。相傳,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以防他學壞。


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號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裏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非常像,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