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思潮與流派】(1/6)

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


西周滅亡,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討中,人們不再崇信“天道”,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麵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稱為“諸子”,“百家”則指這些學派。


最有影響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麵。諸子百家的學術觀點,反映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也隨之形成了不同的學術和文學派別。


諸子散文大都觀點鮮明、言辭犀利、感情充沛,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所以諸子百家散文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柏梁體


柏梁體,產生於漢武帝(前156—前187)時代。相傳漢武帝築柏梁台,大宴群臣,席間宣布凡是官奉二千石以上的官員每人作一句詩,合成一首詩。於是包括漢武帝在內的共26人寫成一首《柏梁詩》。


這首詩的形式是每句七言,句末都用韻,韻字有重複,是聯句詩的首創。後人便把每句用韻的七言詩稱為“柏梁體”。


魏晉玄學


魏晉玄學,是漢末興起的一種以對抽象玄理的討論為主要內容的新的學術思潮。它吸收了道家精神形態,所討論的問題主要是從《周易》《老子》《莊子》三本經典而來。以老莊思想為骨架,究極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無”的問題,以講究修辭與技巧的談說論辯方式,而進行的一種學術社交活動。其發展並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調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晉玄學可分前後兩期。魏末西晉時代為清談的前期,是承襲東漢清議的風氣,就一些實際問題和哲理的反複辯論,亦與當時士大夫的出處進退關係至為密切。東晉一朝為清談後期,清談隻為口中或紙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實際性質,僅隻作為名士身份的裝飾品,並且與佛教結合,發展為儒,道,釋三位一體的趨勢。


建安風骨


建安(196—220)時期,以曹操三父子為代表的文學創作,在反映社會動亂和民生疾苦的同時,又表現出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誌,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這個時期的文壇巨匠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為代表,他們都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後人尊為典範。


左思風力


左思風力,是指鍾嶸《詩品》對左思詩歌的評價,指出了詩人左思詩歌的獨特的審美特征。


左思在其代表作《詠史》中,借詠史抒發對現實的不滿及感慨,情調高亢,筆力矯健,氣勢昂揚,對現實政治的批判深刻而恰當,起到了諷喻的作用。他還創造性地將詠史和抒懷結合在一起,並開發了一詩寫數人、數事的新寫法,大大地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由於其詩歌風格與建安風骨一脈相承,詩風雄渾,語言遒勁,因此後世便將其詩歌風格稱為 “左思風力”。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中國魏晉時期七位名士的合稱,包括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成名年代較“建安七子”晚一些。因七人常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不同於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


在文章創作上,竹林七賢以阮籍、嵇康為代表。阮籍的《詠懷》詩82首,多以比興、寄托、象征等手法,隱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統治集團的罪惡,諷刺虛偽的禮法之士,表現了詩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悶情緒。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老莊崇尚自然的論點,說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開表明了自己不與司馬氏合作的政治態度,文章頗負盛名。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傳》,劉伶的《酒德頌》,向秀的《思舊賦》等,也是可讀的作品。


玄言詩


玄言詩,是一種以闡釋老莊和佛教哲理為主要內容的詩歌,是東晉的詩歌流派,約起於西晉之末而盛行於東晉。代表作家有孫綽、許詢、庚亮、桓溫等。


玄言詩的特點是玄理入詩,以詩為老莊哲學的說教和注解,嚴重脫離社會生活。由於玄言詩大多“理過其辭,淡乎寡味”(《詩品序》),缺乏藝術形象及真摯感情,文學價值不高,所以作品絕大多數失傳。


謝安、王羲之等所作的《蘭亭詩》,都是典型的玄言詩。不過由於魏晉玄學提倡“得意忘象”,所以自然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