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著】(1/6)

《詩經》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它的體例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多為民間的歌謠;雅,即朝廷之樂,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


《詩經》全麵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曆史麵貌,同時《詩經》還成功地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這三種表現手法交替運用,使得《詩經》具有濃厚的風土氣息。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於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後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尚書》


《尚書》,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並列的一個文體類別,同時也是一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


就文學而言,《尚書》是中國古代散文已經形成的標誌,是先秦散文的開端之作。書中文章,結構漸趨完整,有一定的層次,並且已經開始注意在命意謀篇上用工夫。後來春秋戰國時期散文的勃興,是對它的繼承和發展。秦漢以後,各個朝代的製誥、詔令、章奏之文,也都明顯地受它的影響。劉勰《文心雕龍》在論述“詔策”、“檄移”、“章表”、“奏啟”、“議對”、“書記”等文體時,也都溯源到《尚書》。


《尚書》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帶有某些情態,此外,《堯典》《皋陶謨》等篇中,還帶有神話色彩,或篇末綴以詩歌,文字比較形象、朗暢。因此,《尚書》在語言方麵雖被後人認為“佶屈聱牙”(韓愈《進學解》),古奧難讀,而實際上曆代散文家都從中取得一定借鑒。


《春秋》


《春秋》,又稱《麟經》,是魯國的編年史著作,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的曆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儒家經典之一。


《春秋》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的文字非常簡練,事件的記載很簡略,但242年間諸侯攻伐、盟會、篡弑及祭祀、災異禮俗等,都有記載。所記年代準確,對天文現象的記載也很真實。但由於年代久遠,流傳過程中不免訛誤。


《春秋》最初原文僅18000多字,現存版本則隻有16000多字。在語言上極為精練,遣詞井然有序。就因文字過於簡質,後人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高《春秋公羊傳》、穀梁喜《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列入儒家經典。


《楚辭》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其本義,當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曆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故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在漢代,楚辭也被稱為“辭”或“辭賦”。西漢末年,劉向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十六篇輯錄成集,定名為《楚辭》。“楚辭”遂又成為詩歌總集的名稱。


《左傳》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左氏春秋》,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它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反映了春秋時期社會狀況,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左傳》的內容主要是記述和評論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曆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製度、社會風俗等。它是研究先秦曆史和春秋時期曆史的重要文獻,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同時作為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左傳》的敘事能力也表現出驚人的發展:首先許多頭緒紛雜、變化多端的曆史大事件,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繁而不亂。其中關於戰爭的描寫,尤其寫得出色。作者善於將每一戰役都放在大國爭霸的背景下展開,以簡練而不乏文采的文筆把戰爭的各個方麵表現出來,且行文精煉、嚴密而有力;其次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常常以較為細致生動的情節,表現人物的形象;再者《左傳》很重視記錄辭令。其聲律兼有詩歌之美,言辭婉轉,情理深入,描寫入微。這種敘事能力,無論對後來的曆史著作還是文學著作,都是具有極重要意義的。


《左傳》對後世的《戰國策》《史記》的寫作風格產生很大影響,形成文史結合的傳統。《左傳》雖是曆史著作,但它“情韻並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時期最具文學色彩的曆史散文。


《國語》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曆史事件與傳說故事。


《國語》按照一定順序分國排列,偏重於記述曆史人物的言論。在內容上,有很強的倫理傾向,弘揚德的精神,尊崇禮的規範,認為“禮”是治國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國語的政治觀比較進步,反對專製和腐敗,重視民意,重視人才,具有濃重的民本思想。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記敘春秋時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書。全書共八卷,包括內篇六卷,外篇兩卷,計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組成,是中國最古老的傳說故事集,大約成書於戰國末期,是後人假托晏嬰的名義所作。


這部書詳細地記述了齊國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賢相晏嬰的生平軼事及各種傳說、趣聞,215個小故事相互關聯和補充,構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書中語言明快、簡潔、幽默和風趣,人物對話富於性格特征,特別是洋溢於人物語言中的幽默感,不但使故事意趣盎然,而且增加了語言的辛辣和機鋒。作者還善於運用比喻的手法,一些寓以生活哲理的比喻,後來成為獨立的語匯或成語。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又稱“呂覽”。全書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此書在公元前239年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


隨著戰國末期政治上統一趨勢的加強,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呂氏春秋》,注重博采眾家學說,因而漢代以來一直被稱為“雜家”。以今人眼光衡量,《呂氏春秋》一書的寫作目的,是為了綜合各家學說之長,指導秦國統治階級兼並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並實現長治久安。它對各家學說實際上是有所吸收、有所揚棄,主要是吸收其中比較合理,進步和有利於實現上述目的的內容。因而它是“雜而不雜”,宗旨明確。


《戰國策》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遊說之辭的匯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爭綿延、政權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書中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曆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


在中國文學史上,《戰國策》的文學成就非常突出,它標誌著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一個新時期。與《左傳》相比,《戰國策》的語言更為明快流暢、縱恣多變、委曲盡情。無論敘事還是說理,都常常使用鋪排和誇張的手法,絢麗多姿的辭藻,呈現酣暢淋漓的氣勢;描寫人物的性格和活動的時候,更加具體細致,也就更顯得生動活潑;所記的策士說辭,常常引用生動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形象鮮明,寓意深刻,又淺顯易懂。獨立來看,《戰國策》也是中國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20篇。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論語》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