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大家】(1/6)

左丘明


左丘明(前556—前451),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雙目失明,春秋末期魯國人,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史學家。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曾說自己與左丘明有著相同的、會感到羞恥的事,即“巧言、令色、足恭”和隱藏對別人的不滿、表麵上和他很要好。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到西周王室閱覽史書,收集了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依《春秋》而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辟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


左丘明的思想屬於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在敘述曆史事實時,左丘明對於那些曆史事件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肯定或批判的態度。


老 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世人稱其老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相傳他博學多才,曾在洛邑(今河南洛陽)任守藏史,孔子周遊列國路過洛陽時,曾問禮於他。


老子晚年在故裏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學,在函穀關前寫成五千言《道德經》,又名《老子》《五千文》。這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道家的主要經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曾被日、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中的奇葩而翻譯出版。美國《紐約時報》列其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本人也因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其思想後來被莊子所繼承,與儒家及後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核心。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座高峰。


孔 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是春秋末期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由於自己的政治學說不能得到君主的采納,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這使得他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他創造了一整套的教學方法,並提出了一係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


他曾編修《詩經》《尚書》,刪定《禮經》《樂經》,為《周易》作序,還是《春秋》的整理者。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後世尊稱其為“至聖”,也就是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


墨 子


墨子(約前480—前400),本名翟,是我國春秋末、戰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墨子出身平民,是小工業者的代表,同時也是一位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他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比。


墨子曾經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棄儒學,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學派。


《墨子》為墨翟及其弟子所著,是墨家學派的著作總匯,漢代有71篇,現存53篇。據《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條五類綱領,其中“兼愛”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曾 子


曾子(公元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他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


孔子的孫子孔伋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此,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


他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思想、道德營養。


他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比肩,稱為“五大聖人”,著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孟 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戰國中期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師從孔子之孫—孔伋,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曾遊曆於宋、滕、魏、齊等國,闡述他的政治主張,還曾在齊為卿。其學說主張的出發點為性善論,他提出“仁政”、“王道”等觀點主張德治。


孟子晚年退而著書,有《孟子》7篇傳世,屬語錄體散文集。他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孫 子


孫子,名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一說為惠民縣)人,是我國著名軍事家。出生於公元前535年左右,具體生卒年代不詳,大約與儒學創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屬於同時代或略晚。


孫子本是齊國貴族名將後裔。公元前532年,齊國發生內亂,孫子便離開齊國,在南方的吳國都城姑蘇潛心研究兵法。在那裏,他結識了吳國大夫伍子胥,並被其推薦給吳王,得到吳王的重用,從此孫子為吳國立下了無數戰功。


除了其赫赫戰功以外,孫子一生更主要的功績,是他留給後人珍貴的論兵、論政篇章,尤以流傳下來的《孫子兵法》最為著名。該兵法雖隻有13篇,短短5000字,卻體現了孫子完整的軍事思想體係。


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運用《孫子兵法》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等方麵。


莊 子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河南與安徽交界)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先秦莊子學派創始人。後世常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莊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強,而且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諷刺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


他和門人以及後來學者合著的《莊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莊子》一書被道教奉為《南華經》,是道家經典之一,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其中《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所傳誦。


荀 子


荀子(約前325—約前235),名況,字卿,又稱孫卿,春秋時期趙國人。曾三度任祭酒一職,也在楚國做過蘭陵令。荀子是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他的學術為儒家一派,但與孟子“性善”說相反,他認為人性本“惡”,還強調“製天命而用之”、“人定勝天”、“行貴於知”等觀點。


荀子的主要著作就是《荀子》,其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對偶句很多,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對後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以賦為名的文學體裁;他采用當時民歌形式寫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運用說唱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影響。


屈 原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出身於楚國王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他是我國詩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悲劇詩人,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偉大的政治家。


在政治上,屈原主張聯齊抗秦,提倡“美政”。他早年受到楚懷王的信任,但由於其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的讒言與排擠,逐漸遭到疏遠,並最終被驅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公元前278年,楚王客死於秦,屈原悲憤絕望,自投於汨羅江。


流放期間的屈原心中非常鬱悶,於是開始文學創作,因而他的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


屈原創立的“楚辭”文體,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其作品文字華麗,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主要代表作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其中,《離騷》是我國最長的抒情詩。後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


宋 玉


宋玉(前290—前223),又名子淵,湖北宜城人(也有稱歸州人),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他出身寒微、儒雅風流,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是繼屈原之後的浪漫主義楚辭大家。


他擅長辭賦,與同時期的唐勒、景差齊名,但在仕途上頗不得誌。他中年時因漂泊異鄉,生活異常艱辛。但他意誌堅定,性潔誌廉,寫詩述懷。在看花山上寫下了長篇抒情詩《九辯》,抒發自己“失職而誌不平”、“無衣裘以禦冬兮”的誌向和身世。


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據《漢書》所載,宋玉留傳於世的賦,現存14篇,著名的有《九辯》《招魂》《神女賦》《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也有人懷疑後三篇不是他本人所作。所謂“下裏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來。


韓 非


韓非(約前280—前233),韓國貴族,後世稱其韓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他的政見大都不被采納,於是退而著述,寫出了《孤憤》《五蠹》等一係列文章,這些作品後來集為《韓非子》一書。


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文章,極為讚賞。公元前234年,韓非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得到秦王的賞識,然而李斯妒忌韓非的才能,與姚賈一道進讒加以陷害,韓非被迫服毒自殺。


韓非雖死,但他的思想卻在秦始皇和李斯的手上得到了實踐。韓非總結了前期法家的經驗,其著作以法治思想為中心,吸收了儒、墨、道諸家的一些觀點。從而形成了以法為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係,被稱為法家之集大成者。


列 子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國寇,戰國前期思想家,是繼老子和莊子之後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鄭國莆田(今河南鄭州)人。其學源於黃帝老子,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


他先後著書20篇,10萬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8篇,都收錄在《列子》中,是道家重要典籍,主講清靜無為(貴虛),獨立處世(貴正)之思想。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封列子為“衝虛真人”,號其書為《衝虛真經》。宋真宗景德(1004-1008)四年加“至德”二字,號為《衝虛至德真經》。宋徽宗追封列子為“致虛觀妙真君”。


《列子》全書共載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如《黃帝神遊》《愚公移山》《誇父逐日》《杞人憂天》等,篇篇珠玉,讀來妙趣橫生、雋永味長、發人深思。


賈 誼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時期洛陽人。由於當過長沙王太傅,故世稱賈太傅、賈生、賈長沙。漢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


賈誼從小才學過人,文筆十分漂亮,18歲即聞名於郡裏,20餘歲,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被漢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又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後,賈誼深感歉疚,到33歲就因過度憂傷而死。


他的文章和詩被人們稱頌,其中有的留傳至今,主要著作有散文和辭賦兩類。其政論文《過秦論》《論積貯疏》《治安策》等,在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辭賦以《吊屈原賦》《鵬鳥賦》最為著名。他極力提倡許多被認為是孔子思想的倫理觀點和社會觀念,因此,他通常被人列為儒家。


劉 安


劉安(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是西漢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劉長因謀反被廢除王位,不久絕食而死。所以,劉安16歲就被封為淮南王。


劉安的治國思想是“無為而治”,對道家思想加以改進,不循先法,不守舊章,遵循自然規律製定了一係列輕刑薄賦、鼓勵生產的政策,善用人才,體恤百姓,使淮南國出現了國泰民安的景象。這與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政策相悖,加之劉安在廣置門客進行學術研討的同時,也和他父親一樣,不斷積蓄力量,準備有朝一日謀反,因此在公元前122年,漢武帝派兵進入淮南,劉安被迫自殺。


自年輕時就才思敏捷的劉安,好讀書,善文辭,樂於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潛心治國安邦、著書立說。劉安愛賢若渴、禮賢下士,淮南國都壽春成了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他曾奉漢武帝之命著《離騷體》,這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騷》作高度評價的著作;還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集體編寫了《鴻烈》(後稱該書為《淮南鴻烈》或《淮南子》)一書,該書包羅萬象,既有史料價值又有文學價值。


司馬遷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字子長,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具有實錄精神。漢朝的曆史學家班固說,司馬遷重視史書記事的真實性,強調文章要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同時提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目標。


《史記》文筆流暢,描寫細致逼真,把中國古代的傳記散文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文學史和史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揚 雄


揚雄(前53—18),一作“楊雄”,字子雲,西漢蜀郡成都人。西漢學者、辭賦家、語言學家。揚雄自幼好學,博聞強識,酷好辭賦。早年極其崇拜司馬相如,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為已處於崩潰前夕的漢王朝粉飾太平、歌功頌德。故後世有“揚馬”之稱。


晚年的揚雄對賦有了新的認識,在《法言?吾子》中,他指出作賦乃是“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並認為自己早年的賦和司馬相如的賦一樣,都是似諷而實勸。這種認識對後世關於賦的文學批評有一定的影響。


揚雄在散文方麵也可稱得上是位模仿大師。如他模擬《易經》作《太玄》,模擬《論語》作《法言》等。在《法言》中,他主張文學應當宗經、征聖,以儒家著作為典範,這對劉勰的《文心雕龍》頗有影響。


王 充


王充(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他的文章擅長辯論,文章開頭的話好像很詭異,最後卻又有實在的結論。王充認為庸俗的讀書人做學問,大多都失去儒家本質,於是閉門思考,謝絕一切慶賀、吊喪等禮節,潛心著述。寫作了《論衡》85篇,20多萬字,解釋萬物的異同,糾正了當時人們疑惑的地方。


但是由於王充在書中對傳統的儒學,特別是漢代經學,進行了論難,有時甚至懷疑古經、上問孔孟,著有《儒增》《書虛》《問孔》《刺孟》等專篇,公然向神聖的經典挑戰,向孔孟聖賢發難,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韙,因而被視為名教之罪人。一直以來受到正統文人的口誅筆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稱的唐代大史學家劉知幾,還因《論衡》書中記載了王充父祖橫行鄉裏的不光彩行徑,不合乎子為父隱的綱常名教,說王充“實三千之罪人”。清朝著名史學理論家章學誠亦對王充非難儒學的做法,及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質疑。


班 固


班固(32—92),字孟堅,東漢史學家,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年少時就很聰明,博覽群書,得到著名學者王充的賞識。東漢建武三十年(54),他的父親班彪去世,班固自太學返回鄉裏。居憂期間,在班彪續補《史記》之作《後傳》的基礎上,開始編寫《漢書》,至漢章帝建初(76-84)中期基本完成。


他曾任蘭台令史,與陳宗、尹敏、孟異共同撰成《世祖本紀》。漢章帝時,曾參加論議對西域和匈奴的政策。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漢宣帝石渠閣故事,在白虎觀召集當代名儒討論五經同異,目的是廣泛動員經今古文學派的力量,促進儒家思想與讖緯神學緊密結合,加強儒家思想在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在這次會議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記錄,奉命把討論結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論》,又稱《白虎通義》。班固還擅長作賦,撰有《兩都賦》《漢書?蘇武傳》《幽通賦》等。


曹 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政治、軍事方麵,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係列政策,恢複經濟生產和安定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不僅知人善任、精通兵法,也擅長寫詩。《蒿裏行》《觀滄海》等詩篇,皆抒發了他的政治抱負,並反映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語言氣魄雄偉、慷慨悲涼。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在他和兩個兒子曹丕、曹植的共同推動和影響下,形成了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蔡文姬


蔡文姬(177—?),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是東漢末年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女詩人、琴家。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


蔡文姬是建安時代傑出的女詩人,她的作品,據《隋書?經籍誌》著錄有一卷,載入《後漢書》本傳的有《悲憤詩》兩篇,一為五言體,一為楚辭體。這兩篇作品都是蔡文姬“感傷離亂,追懷悲憤”的產物。另有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同樣是敘述她自身的經曆,相傳也是她的作品。


曹 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國的開國皇帝魏文帝,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公元220年至226年在位。他從小就很有才華,博覽群書,年僅8歲就能寫文章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後,曹丕繼位為丞相,並於同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位,改國號魏,自立為皇帝。改元黃初,將都城由許昌(原許縣)遷至洛陽。


和他的父親一樣,曹丕也愛好文學,並有相當高的成就。寫下《燕歌行》等中國較早的優秀七言詩。所著《典論?論文》,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曹 植


曹植(192—232),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穎慧,但由於行為放任不羈,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占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得立為世子。曹操病逝,曹丕繼王位後不久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被處處受限製,打擊的對象,過著不得誌的落魄生活。


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他的詩作前期與後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他前期詩歌作品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