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章:東廠太監 2(2/4)

需要先了解他們拚殺的戰場,明朝的宦官製度。


明朝的宦官製度,在各級官職名稱,以及整個行政體製上,都與前朝有極大的不同。原因在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最為忌憚的事情之一,便是宦官專權。所以在明朝建國後,即使是宦官中品級最高的人,也不過四品,俸祿不超過祿米一石。同時內宮宦官的權力分配,也極度細化,號稱內監二十四衙門,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如此龐雜的機構,也令宦官權力極難統一。


這一條對於整個明朝宦官力量的消長,可說是貫穿始終,盡管朱元璋禁止宦官幹政的願望成為泡影,但是他的宦官製度的設定,卻至少保證了一件事,細化龐雜的宦官機構,使宦官權力自身也難於統一,像唐朝宦官那樣大權獨攬,甚至操縱皇帝如木偶的鬧劇,在明朝根本沒有可能。


也正是這樣的現實,確立了明朝曆代權閹們唯一的人生追求,操縱皇權不指望,借皇權狐假虎威才是真。


對於每一個初入行的宦官來說,即使是這樣的夢想,也是前路漫漫,艱險重重的。如果說升官如爬山,那麽從底層宦官,爬升到宦官中的頂層,則更像是爬喜馬拉雅山。艱難之處,正在於明朝宦官製度機構冗雜,等級森嚴的體係。


這個體係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山頭多,所謂的衙門,最高官職不過四品,山頭卻有二十四個,這其中的十二監,另外還有四司,以及八局,合稱為二十四衙門。


許多衙門的職能重迭,辦起事來相互掣肘,單個衙門能夠承擔的職能,更拆分給多個衙門。如此一來相互牽製,辦事效率勢必打折扣。可是朱元璋要的就是這樣的不科學,誰都專不了權,也就誰都威脅不到皇權。


無論走到哪個山頭,再仔細看看內部的等級結構,恐怕又會看到更不科學的景象。每一個單個的衙門裏,都有森嚴的等級設定,比如十二監中,最高級別負責人統稱為太監。在明朝太監一詞隻有宦官中最高一級的群體才可以使用,下麵分別是少監、監丞、奉禦、聽事各級名稱,最底層的為雜役。


而在八局之中,稱呼則大同小異,分別為經理、管理、監工等名稱,一樣的等級森嚴。可以想象,在這樣一個山頭林立,等級森嚴的體係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