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色江山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95章 樂不思蜀

李穀探知唐軍大至,忙召將佐商議道:“我軍多是陸軍,無有舟船,不利水戰。我軍渡河,全仗此橋,如今敵兵若毀我大橋,我前軍將歸無退路了,不若退守正陽保護橋梁,以待皇上到來再作定奪。”


於是,一麵修本飛奏皇上,一麵把大軍撤至大橋兩岸。周帝覽奏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何故急於退軍?”立即派中使前往製止退軍,又遣李重進火速進軍淮上。可等得周帝大軍來到陳州時,李穀大軍已撤至正陽了,同時又有奏折報道:


“敵艦甚眾,皆乘流而進,河麵甚寬,我軍箭炮俱不能攻及,若一但橋梁被奪,則我方必軍心動搖,故爾必須撤軍……皇上車駕更切莫犯險渡河,萬一道路為敵所斷,凶險難測。臣請陛下暫且駐蹕陳州,俟李重進到來,與臣等共商對策,然後再奏皇上以候聖裁……再者,倘若臣等在此厲兵秣馬,以待秋去冬來,哪時壽陽守軍必然疲弊無備,再來攻之,必可一鼓而下……”


周帝覽表,見李穀仍持退軍之策,心甚不悅。但犯險渡河,確又風險甚大,心下猶豫不決,也隻好暫駐陳州,再思量對策。


且說那劉彥貞領兵來到淮上,聞得李穀已先行退軍,心中大喜。屬下將校亦齊聲賀道:“令公大軍未到,敵寇已聞風而遁矣!”


彥貞聽了,更是樂不可支,因見李穀大軍已退至正陽,即便麾軍浩浩蕩蕩直逼正陽,旌旗輜重,連綿數十裏。


壽陽節度使劉仁贍,池州刺史張全約得悉,忙到軍前勸阻,仁贍道:“明公大軍未至而敵軍先遁,是畏公之聲威也。惟是雙方尚未交鋒,底蘊未明,他是遠道而來尚不急於求戰,我方更應以靜製動,靜觀其變,不宜先邀其戰也。”


彥貞笑道:“兵無常法,必出奇方可製勝。如今敵兵聞風驟撤,軍心正亂,我若乘勢追襲,必可穩操勝算,二位又何必多疑哉。”


二將仍再三勸諫,無奈彥貞一概不納,隻好告退而歸。仁贍搖頭歎息道:“驕兵必敗!如此急進,若與敵相交,必敗無疑。此軍若敗,壽州難保,我當為國盡忠與城共亡便了。”說罷潸然淚下。遂與張全約相約,各回本州,加固城防,以防周師來攻。


原來這劉彥貞本無實學,憑著多年來在官場廝混,貪墨搜刮,家資累萬。把這些不義之財不斷的賄賂朝中權貴,馮延己,陳覺,魏岑等人受了他的賄,也是“得人錢財,與人消災”,不斷的在唐主李煜麵前說他的好話,說他六韜三略,如何如何了得,就是前朝的李藥師,郭子儀也不過如是。李煜本是個糊塗人,聽信他們的話,因此一遷二調,就讓他當了個神武將軍。如今大權在握,統帥三軍,正好耀武揚威,哪裏還聽得進劉仁贍,張全約的勸諫?隻是水陸並進,繼續追趕周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