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章 咒語(二)(1/2)

中華民族自古儀禮為先,對於死者死後所用棺槨的數量,古代喪葬製度有嚴格規定:天子棺木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這意思就是說,天子所用的除貼身內棺外,外麵還套著四重外棺,總共五重。每一層棺都有特定的名稱、最外一層叫大棺,第二層叫屬、這兩層用梓木製作,又統稱梓棺或梓宮。一般的隨葬品放在這一層的居多數。第三層叫作迤或俾,用椴木製作,第四、五層為水牛皮和犀牛皮製成的革棺。諸公以下由內至外遞減,到士這一階層,就隻有一層大棺,不得用套棺了,隨葬品也少的可憐了。


不僅如此,棺木大小厚薄,內外裝飾的用料花樣,也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用多大的尺寸,刷什麽漆,是否用牛皮捆綁,用什麽東西固定,打幾個榫卯眼兒,全都是按照身份等級規定好的,如果僭越,就有謀逆之罪,是要殺頭的,誅九族也有可能。


這座地宮中的舍利子若是按照諸侯級別的規格,至少也得有兩到三重大棺,如果是三兩重的話,裏麵的隨葬品肯定少不了。


當我們走到這條通道的盡頭,石壁上出現了兩扇石門,石門上雕刻著天王像,天王的手裏抱著一個琵琶,那姿勢就像太極拳手揮琵琶的招式。這應該就是佛教四大天王當中東方的那個持國天王了。


一般的寺院布局都是把四大天王放在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


解老八看著門上的雕像說:“咱們走過一條甬道了,這又出現一道持國天王石門,按照第一重天的布局,石門後麵應該就是前殿了吧?”


找解老八這麽說,這地宮難道是跟地上建築一樣的?似乎有點匪夷所思。


二叔看了一眼天王雕像,點了點頭,然後又看看左右兩邊,發現壁上的佛像一個緊挨著一個,排列的十分緊湊,這些佛像全市雕刻上去的,當時建造這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