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馬無雙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三十五章 王牌對王牌(1/3)

敵對的兩隻軍隊拉開陣勢準備決戰,交戰之前一方的隊伍中突然衝出一員大將。大喝一聲,向敵人邀戰。這時對麵也衝出一員大將,互相怒斥對方是不義之師後,兩人策馬大戰。一直打得混天暗地,終於一將得勝,然後勝方鼓聲雷動,全軍向敵方掩去,不久之後勝負立分。


這是銀雷前世看的《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戰鬥場麵,他也知道三國時早已摒棄了這種戰爭方式。不過羅貫中的寫作功力十足,筆下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銀雷前世讀的時候還是愛不釋手看得津津有味。三國演義中的戰鬥場麵固然是家的社稷之言,不過這種戰鬥場麵在中西方曆史中都出現過,而且曾經長期保持。


這種戰爭方式的出現是有一定曆史根源的,像在中國春秋之時,由於諸侯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而且很多諸侯之間都是親戚,所以他們之間的戰爭目的是使對方臣服為主,而不是滅其國奪其地收其民。所以當時諸侯之間的戰鬥並不慘烈而且有一套嚴格的道義規則。


受當時禮製約束和宗法迷信影響,戰前首先要金鄉祭祀占卜,然後召集軍隊舉行誓師禮。和現在的戰前動員一樣,都是自己上承天命,真理在自己這方,對方如何殘暴無道,違反天命,正義的一方一定必勝。然後約束部隊,嚴明紀律,當時的諸侯都知道內戰下手時要輕點。


兩軍到達戰場後,先要派遣使者到對方軍中請戰。例如晉、齊之戰前,齊侯派使者請戰,說:子以君師辱於敝邑,不腆敝賦,詰朝請見。(您帶領國君的軍隊光臨敝邑,敝國的士兵人數很少,請在明天早晨相見。)晉軍主將闋郤克作答,先講晉與魯、衛是兄弟之國,故來援助,最後說:“能進不能退,君無所辱命。”(我們隻能前進不能後退,您的命令不會不照辦的。)雙方用這樣客氣的外交詞令,像邀請對方赴宴一樣最後決定第二天早晨決戰。


在正式開戰之前,還要派勇士去對方營地踢場,以鼓舞自己軍中士氣,挫對方士氣。也如晉、齊之戰前,齊使請戰後,齊國的勇士高國乘戰車衝入晉軍,用大石投擲晉軍,並擒獲晉軍,奪其戰車,將車係在齊國營壘前的桑根上,並大呼欲勇者賈餘餘勇!(要勇氣的人可以來買我剩下的勇氣!)看來古人在戰場上也不缺乏幽默,不知道勇氣怎麽賣,多少錢一斤。


正式開戰前,兩軍先要擺好陣式,所謂不鼓不成列,然後才堂堂正正地展開戰鬥。戰勝以後,又要祭祀,迫敗者盟誓,回國獻俘,在春秋初還有時將戰利品和俘虜獻給周王。


不過這種規則卻被中原視為蠻夷的吳國打破,他們完全不講這一套,作戰手段在當時顯得極其陰狠。在東西方被稱為“武聖”的孫武,出生在齊國,卻長途跋涉,投奔吳國而來。如果說僅僅因為吳國強大實在有些不通,當時一些諸侯國實力隻在吳國之上,不在其下。還是因為吳國務實的軍事作風和他所提倡的“兵者,詭道也”相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