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想見到他”(1/3)

一個初中男孩說起父親,就是一個“他”,而且是那樣冷漠,冷漠的甚至可怕,冷漠的甚至讓人心寒。是什麽東西如此嚴重地傷害了孩子心中的親情?


心理症狀:冷漠的男孩冷漠的心


趙濤是個初二男孩。最近一個多月來,趙濤特別不聽話了,不學習,不寫作業,有空就是玩手機,玩電腦。父母擔心孩子沾上了網癮,擔心孩子的學習。經過與趙濤父母初步溝通發現,他們的問題哪裏是什麽孩子的學習障礙問題,而是親子關係障礙問題。他們家庭的親子關係存在嚴重的隱患,這個隱患真有點像一顆已經啟動的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而且一旦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趙濤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從小得到了父母百般嗬護,千般照顧,萬般嬌寵,簡直是要星星不給月亮。就是這樣,趙濤走過了最初的幼年。


可是,三四歲的時候,趙濤有了妹妹。父母對妹妹又像對趙濤小時候那樣,百般嗬護,千般照顧,萬般嬌寵。趙濤強烈的感受到,妹妹搶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而且,父母對妹妹是那種嚴重的偏愛。慢慢地,妹妹居然在爸爸媽媽麵前,敢對哥哥又打又罵了。一次吃飯的時候,妹妹又要什麽東西。妹妹本來可以自己去拿,爸爸卻要讓趙濤去給妹妹拿。為此趙濤還讓電飯鍋燙了,至今還有傷疤。傷疤留在身上,傷痛卻留在了趙濤心裏。


父母的偏向,讓趙濤對妹妹心懷深深的不滿。有時候,父母不在的時候,趙濤就會對妹妹報複。爸爸急了不僅打罵趙濤,還會叫趙濤滾出去。一個晚上,趙濤又被爸爸轟出來。趙濤就在街上閑逛。直到半夜12點多了,趙濤在路邊的一個椅子上睡著了。執勤的民警叫醒趙濤,讓他回家。趙濤走到了家門口,看到家門緊閉,知道裏麵爸爸媽媽都在睡覺。趙濤朦朧中意識到了爸爸媽媽沒有找他,心裏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就沒有叫開家門,自己一個人後半夜兩點找到了老家的爺爺奶奶家。


說起這件事來,趙濤眼睛看著窗外,麵無表情。沉靜了片刻,趙濤說:小學的時候就怕他說“滾”,現在我不怕了,我就想讓他說這句話,他隻要一說這個字,我就走。上中學後每年也要走幾次,我也不在乎了,反正我懶得見到他。見到他,就想氣他,就想和他對著幹,他越是讓我學習,我越是不學習,越是玩……


當我讓趙濤說出自己的一個希望時,他還是這句冷冷地話:我就是不想見到他。在和趙濤的單獨會話中,趙濤自始至終沒說過一次“我爸爸”,都是用一個漠然的代詞——“他”,冷冷的,淡淡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