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9章 柳月來敲門(1/3)

張之洞的例子算是比較好的,起碼還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寫作事由。


很多官員潤筆,事由可以忽略不計,比如給送禮者提攜對聯和字,給送禮者的兒子起筆名等,甚至壓根就沒有事由,對以潤筆名義送來的錢財照收不誤。


到了清朝中後期,送禮突然變得簡單了,送禮者完全不用琢磨怎麽送的問題。


因為當時官場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送禮製度和文化。


進入官場,隻要按照規矩來說,就能平平穩穩、和和氣氣的把禮給送了。


比如三節兩壽,下級要給上級官員送禮,比如迎來往送,官員之間互相要送禮金、送禮的名義也很好聽,不沾金錢等字,透著一股雅勁兒。高官離境,官員要送別,同僚啟程,官員要送別,這些名字聽著透著一股人情味,讓人不好反駁,更不便嚴格按照律法來查辦。而且這些名目的開支,可以列在衙門的公款名下,官員們何樂而不為呢?


晚清各種政務往來,在公文中少不了要夾張銀票的。


清代掌故集《十葉野文》說,晚清封疆大使向太後、皇帝進貢物品表孝心,要在禮單中夾銀票;皇上萬壽,給紫禁城上折子祝賀,要在奏折裏夾銀票。


這些銀票都被官中的經辦人員拿走了,就相當於現在領導身邊的貼身侍從,要送禮,必須要從貼身侍從入手。如果不夾銀票,他們就把你祝賀的折子晚幾天遞上去,讓皇帝看不到你的孝心。禮金的具體金額,各個衙門都有一套執行標準。


《官場現形記》中,就有一個新任官員,因為沒有得到本衙門各種迎來送往的禮金標準,得罪了上司和同僚,最後黯然下台。


在送禮製度的晚清,官場中人不用擔心送禮的途徑問題,安全問題。大家各得其樂。一個人如果要額外表示誠意或者衷心,隻需在標準之上加錢即可。


原本知府大人生日,下屬知縣隻需送白銀百兩就可以了,如果某個知縣奉上銀兩千兩作為壽禮、外加名畫一副求‘鑒賞’,知府大人馬上就明白這個知縣對自己的意思了。


這些從古代衍生而來的送禮方式和途徑,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現代官場也逐漸形成了一套複雜的送禮方式,而投其所好,依舊是現代官場送禮中最為流行的方式。


趙德三知道邱啟明是想先通過他了解一下蘇姐的興趣愛好,以便能夠投其所好,爭取送禮成功,一旦蘇姐收下了邱啟明的禮品,也就說明蘇姐會在他提幹的事情上為他說兩句話。


趙德三微微眯著眼睛琢磨了片刻,一時間也想不到蘇姐到底有什麽興趣愛好,和她在一起同居了兩年多,趙德三好像還真是沒有注意到蘇姐有什麽特別明顯的愛好,作為省委組織部部長兼省委副書記,蘇姐平時工作上太忙了,晚上回到家裏來,兩個人就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在床上纏綿一番,一天就過去了,他一時間真的想不到蘇姐到底有什麽特別的喜好,絞盡腦汁的想了想,搖了搖頭,說道:“我還真不知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