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定居唐朝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62章 江臨調職(2/3)

立即端著手裏的托盤向大臣們走去,托盤裏裝著絹帛。薛朗手裏也被發了一份,拿起自己的那份看——


自從穿越後,薛朗一直在學習文言文,讓他用文言文寫作會有些困難,因為思維方式的限製,很是費勁,但是,閱讀在穿越一年多後,已然進步太多,起碼,這種公文的遣詞用句,他已經大致能看懂。


這份公文裏寫的是關於賦稅的政策,今日朝會的議題便是這個。公文上說,奏議定天下戶為上中下三等,以此定天下賦稅。與這個賦稅政策一起朝議的,還有薛朗提議的賦役黃冊。


聖人道:“定天下戶一事,政事堂已然議了多次,前些時日,薛朗薛卿家給我奏疏,奏請建立賦役黃冊,恰逢要定戶,今日合在一起議一議,諸位卿家有何高見,盡可道來!”


“喏!”


眾大臣低頭看手中的公文,並不急著發言。薛朗默默看了兩遍,一邊細細思索,一邊注意傾聽各大臣的建議——


唐朝的賦稅政策是在均田製和租庸調製的基礎上建立的,基本沿襲隋製,是按戶征收。所以,為了避稅,這時候的民眾並不習慣分家,一戶幾十人口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上百人口一戶的也不是沒有。


經曆過隋末群雄並起、天下大亂局麵的民眾,已然經不起重賦稅的折騰,所以,初唐一直施行的是輕傜薄賦的政策。


薛朗知道,唐朝定天下戶的政策經過曆史證明是適宜的。在安史之亂以前,這個政策實行的還算不錯。安史之亂以後,普通民眾的田地多被豪強趁機奪取和霸占,租庸調製是以均田製為基礎的,失了田地,均田製就淪為空談,初唐的賦稅政策自然也就不適用了。


薛朗默默思索著,聽著大臣們的討論。建魚鱗冊的時機還未到,不過,賦役黃冊卻是可以建立了,畢竟,這是開國之初,一切都剛剛建立,破而後立,恰到時機。


朝會接連開了好幾天,作為民部的官員,薛朗都需要列席。以他的記憶力,各種數據信手拈來,倒是在朝會上顯了一回風采。


議了幾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