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靖康誌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十三章 太原(一)(2/5)

的好,真正可以說是秋毫無犯。


三月十三,經高平、隆德、襄垣、南關鎮,到達盤陀。前往太原打聽消息的人也陸續回來了,金兵開始從太原撤圍,兵分兩路北上:一路經石嶺關、朔州,回雲中;一路經壽陽、井徑、真定、中山,回燕京。


路線還是原來南下的路線,看來,真的可以鬆口氣了。


三月十六,全軍到達太原城。種師道下令:於城外紮下大營,不得將令不許入城,違令者:斬。


太原古稱晉陽,春秋戰國時期曾為趙國首都,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隋末,高祖李淵自晉陽起兵,入關取長安而有天下。晉陽為大唐龍興之地,再加上對北邊突厥用兵的需要,自然倍受重視,為唐朝北都,與京城長安、東都洛陽並稱於世。當時,太原內有新城、倉城、大明城,外有西城、東城、連城,號稱裏三城外三城,共有二十四道城門,富庶繁華,天下聞名。大詩人李白頌晉祠之水:“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引人遐思無限;杜甫也曾寫下“安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凇半江水”的美麗詩句。晉陽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五代十國時期,太原曆經多次戰火的洗禮而不倒,號稱不可攻破的堅城。大宋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趙光義為滅北漢,進兵太原,遭到太原軍民的殊死抵抗。宋軍在付出慘痛代價之後,終於攻破了太原城。太宗皇帝盛怒之下,一把大火燒了四十裏繁華都市,太原城化為一片廢墟。為防備北邊的遼人,太宗皇帝於太平興國七年,無奈下旨,重新修建太原城。新修的城池周長十裏,建四門:東有朝曦,南為開遠,西稱金肅;北曰懷德。後來曆經多次增修,太原城又恢複了生機,崇寧年間,太原府轄十縣,戶十五萬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萬一千七百六十八,繁華猶勝往昔。


三月十七,風和日麗,太原知府張孝純、太原府兵馬副總管王稟,率城內軍民,迎於開遠門外。種師道率領重將立於城門之外,望著這座千年古城,唏噓不已。


城牆千瘡百孔,城牆外麵,燃燒未盡的樹木、形狀各異的石塊、破衣爛帽、損壞的兵器以及釘在地上的雕翎箭,隨處可見。護城河裏的水,渾濁不堪,難道這就是天下皆知的晉祠之水?巍峨的城頭被削掉小半,難道這就是永遠不能攻破的堅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