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人菜還癮大(求月票)(2/4)

br> 全身心投入就是了,荊強會來貼緊她的,就像她剛才做的那樣。


很篤信。


所以這種超然的心態,更加深了她那種演唱仙氣。


台下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貝斯手”一邊用手營造寬廣低沉的低音,一邊指揮架子鼓,帶動主音鍵盤、吉他的和弦。


所有人去伴隨圍繞歌聲鋪墊。


光是這,都對所有這些瞎幾把折騰的搖滾樂隊,是種綱領性的指導。


成吉他手牛逼,鼓手牛逼,內部爭個不停。


其實最終都是要為歌聲服務的,歌聲才是最終的試金石。


在這個前提下,各個環節甚至要取長補短的放棄部分風頭,肯嗎?


曹晴雯自己狀態也好,單手捧著麥克風,閉目聳肩沉浸在對自己嗓音的操控中……


她骨子裏就不是多高雅超凡的脾性,標準的平京妞兒。


和滬海姑娘動不動都要講情調,紮台型兩回事。


所以練歌也不見得多刻苦鑽研理論知識,這回算是荊強提著嗓子直接示範上路。


有種前所未有的擁抱靈魂。


加上這幾在歌舞劇裏沒少演唱這首曲子,顯然她還是喜歡這種氣氛。


更喜歡荊強營造出來的這種伴奏氛圍,比四平八穩的伴奏帶舒服多了。


還不用考慮舞台上的台詞、走位等等表演細節。


似乎每個細胞都在歡笑著擁抱歌聲。


連安寧她們這些聽著曹晴雯唱這首《Faded》的都麵麵相覷,確認狀態效果非同一般。


那些台下的搖滾樂隊、搖滾粉絲們,就更加震撼。


滿滿的徜徉在雲端那種虛幻感,內心隻有臥槽,好聽!


一直到歌聲結束,才有人內心發問這是搖滾嗎?


搖滾的定義就一定要怒吼反叛嗎?


實際上第一代國內搖滾樂手,大多都是從打口帶、打口碟接觸到國外音樂,靠著扒磁帶上的曲目來摸索探索。


那年頭可沒網絡可以搜盡下,隻能靠口耳相傳。


早期玩搖滾的其實大多都有挺好的背景,基本父母都是文藝戰線的文二代,不然也接觸不到外國音樂和價格不菲的樂器。


但也窮啊。


也是到了九十年代初,全國各地散落的玩搖滾人才,在自己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