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隔著屏幕看秀(1/4)

當晚的紅毯秀可以說是群星璀璨,評委團開場以後,迎麵來襲的就是好萊塢軍團。


這屆威尼斯電影節最大的亮點,就是好萊塢電影的入侵。


做為下半年比較重要的頒獎典禮,威尼斯電影節可以視為全球頒獎季前哨戰。


這些年好萊塢的觸角,一直再向歐洲傳統三大電影節延伸。


前幾年,好萊塢對戛納、威尼斯、柏林等電影節似乎是不屑一顧的,但這一兩年來,由於美國本土市場已飽和,加上盜版猖獗,使得好萊塢更需要開拓海外市場來增加收入。


它對各大電影節的作用開始重視———作為推銷美國影片的造勢舞台。於是當評委的老美多了,亮相的好萊塢明星多了,參賽參展的好萊塢大片多了。


威尼斯去年甚至喊出口號:“打倒好萊塢帝國主義!”


但這依舊無法阻止好萊塢電影的入侵,貼在開幕地點“o”場外的電影海報,一眼望去多是好萊塢電影的宣傳秀,由於場外的造勢活動會影響電影在影展中的聲勢。


湯姆·漢克斯與保羅·紐曼主演、《美國美人》導演山姆·門德斯拍攝的《毀滅之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血型拚圖》等。


這些好萊塢電影來到國際電影節的目標絕對不是奪獎,而是找到更多的買家、賺取更多的鈔票。


這其實跟其他參展電影的目標不同,但是威尼斯電影節的容量有限,大量湧入的好萊塢電影,會壓榨其他電影的宣傳。


這些文藝片本來成本就小,就算是在歐洲主戰場,在宣傳上也無法同財大氣粗的好萊塢對抗,這就導致整個“水城”都被籠罩在對方的陰影下。


今年的開幕影片《弗裏達》就屬於典型的好萊塢傳記片,該片以弗裏達的自畫像為線索,講述了這位墨西哥著名女畫家短暫卻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曆。


做為評委董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