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2章 科舉製度(1/2)

從學堂之中走出來的人才,能力水平上也是參差不齊,當前晉國的治地擴大之後,學堂的數量亦是有了更多的增加,甚至在許多縣裏都有著學堂存在,通過學堂能夠讓他們進入官場,哪怕是從底層的官員做起,對於這些人來也是彌足珍貴的,這是百姓家的孩子能夠進入官場的重要機會。


以往百姓不能解決吃穿問題的時候,不敢去考慮這方麵的事情,但是現在,他們的生活漸漸的富足之後,肯定會有更多的想法,誰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落到他饒後麵,家中能夠有人做官的話,對於百姓來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了。


而今學堂中的學子數量太多,而百姓花費一些金錢之後,讓家中的孩子進入學堂之中,也是希望他們能夠有一個光明的前途,然而在選拔人才上,就會出現諸多的問題,誰也不能肯定這些人進入官場之後的表現如何,各地推薦人才的官員是否能夠做到公平公正,這些都是很大問題。


這讓呂布想到一個科舉的製度,晉國的學子越來越多之後,若是能夠從中挑選更加博學之士加以任用的話,必然能夠緩解人才上的緊張,同時也能更加的激勵學子努力學習。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呂布覺得可行性很大,若是依靠各個地方的官員舉薦人才的話,與漢朝的製度又有什麽區別呢,最初的時候還好,等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會出現問題,而采取科舉的製度選拔人才的話,會更加的公平,亦是給了家世普通的百姓一個機會。


這樣製度的施行的話,必然會成為晉國的大事情,選拔人才方式的改變,牽動的會是方方麵麵的事情,而官員舉薦人才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得到好處,即便不是金錢上的,這些人在進入官場之後,豈會對舉薦之人心存感激。


雖最初的時候各地的學堂都號稱是聖上的門生,隨著晉國越來越大,學堂越來越多之後,這些人還會有著這樣的念頭嗎,即便是尋常掛在嘴邊,也不過是炫耀之言罷了。


科舉雖也有著一定的弊端,卻是當前最為適合的方式了,不僅文人科舉,武將同樣也要如此,有文舉就要有武舉,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方能長遠,僅僅是注重對文饒選擇,而對武將不重視的話,長此以往會讓文饒地位越來越高,武將的地位降低。


對武將的選拔,更多是以領兵作戰、個人武藝上為主,對其文采上的考驗不需要太過的嚴格,這樣的話,軍中的將領漸漸會改變為能夠認識字的將領。


當前在大軍之中就有著太多不認識字的將領,這種情況很常見的,士卒乃是從普通百姓中征募而來,這些人是沒有讀書識字的,即便有也是很少,這些人在戰場上立下功勞之後,能夠逐步成長為軍中的將領,長此以往的話,軍中讀書識字的將領會越來越少。


這樣的情況,對大軍來其實是不利的,讓軍中的將領能夠通過書籍了解到更多的知識,有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