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1/4)

國民三軍有功,受到張的嘉獎,為直魯聯軍一名悍將。之後,孫殿英升為第十四軍軍長兼大名鎮守使。年底,攻占湯陰、衛輝、淇縣。翌年初,被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馮玉祥部第三路軍孫連仲擊敗,退往河北。後來,奉軍和直魯聯軍阻止不住蔣介石聯合馮玉祥、閻錫山等軍北進,全線敗退。孫殿英搖身一變,通過種種卑劣的手段,將自己的部隊發展成為一個流氓軍事集團。後來,孫殿英率部與國民黨作戰,開始很有利,後來見形勢不妙,便投降蔣介石,被任命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在河北遵化一帶駐防。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駐紮薊縣馬伸橋,這裏與清東陵隻有一山之隔。


1928年正是軍閥混戰、國窮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亂年月,不屬國民黨正規軍的雜牌軍孫殿英部,被蔣介石另眼相看,克扣孫殿英軍隊的糧餉。孫殿英軍隊的官兵已半年沒有發餉,軍心浮動,常有開小差的事情發生,孫殿英自己也明白,若上再不撥糧款,恐怕開小差的更多,甚至有嘩變的危險。部隊這一嚴峻的形勢,迫使孫殿英不得不苦思“解藥”。


1928年7月8日,孫殿英在軍部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崩皇陵也是革命,是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誌,為革命做出貢獻的“正義”之舉,並由馮養田宣布行動方案。至此,一場曠世罕見的盜寶事件,拉開了序幕。


對於孫殿英來說,清室皇陵無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塊大肥肉。乾隆時期是滿清最鼎盛的時期,慈禧太後則是滿清掌權者中窮奢極欲者之一,所以,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後的陵墓最為奢侈,裏麵放置了無數稀世珍寶。


當年清室讓位時,東陵不僅設有護陵人員,機構仍然承襲清製,而且還有旗兵、綠營兵駐陵守護,宗人府、禮工部等機構分別承擔陵寢一切事務。但是隨著世事的變遷,東陵漸漸脫離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軍閥手中。護陵大臣名存實亡,常不在官署,不僅不能有效保護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賣財物。於是,對東陵的破壞與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圖全麵挖掘偷盜,大發橫財。


1928年春,原奉軍收編之積匪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蓄意長期挖墳盜寶。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奉軍北撤,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前往馬蘭峪的路途中,孫殿英不時可以看見上好的東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盜運。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木料隻不過是東陵財寶的九牛一毛,而更多的財富深藏在地宮,看到這些,孫殿英不義之心頓起,正巧,有人向孫殿英報告了馬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