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1/3)

哪位能超過他?曆史的不可知性與無情變化,以令人震撼的方式在汪精衛身上呈現著。


孫鳳鳴1935年的刺殺行動,雖未使汪精衛當即喪命,但那顆未取出的子彈,最終還是導致了汪精衛的死亡。前往日本就醫的汪精衛,1944年11月10日在名古屋不治身亡。而中國的抗日戰爭,則在不到一年後取得勝利。


汪精衛號稱一生不貪財,不戀權,不吸煙,不飲酒,不近女色,嚴守一夫一妻的準則,從沒外遇和桃色新聞。事實並非如此。


有人把汪精衛和梅蘭芳、顧維鈞一起稱為中國三大美男子。汪精衛不但文筆優美,而且長得一表人才。後來汪精衛16歲那年,長兄給他訂親,未婚妻是汪兆鏞同事劉子蕃的四妹劉子貞,她是個娟秀嫻淑的女子。汪精衛中了秀才後,女家按當地禮俗,購辦衣褂靴帽,贈送給這位未過門的嬌客。汪精衛穿戴起來,玉樹臨風,到處拜客,不知羨煞多少青年男女!


21歲的汪精衛考取日本法政大學的官費生,東渡留學。又參加了孫中山在日本組成的中華革命同盟會,被推選為評議部部長。與胡漢民、廖仲愷、陳天華等為同盟會出刊的《民報》撰寫文章,從此才以“精衛”為筆名而行世。


不久,汪精衛鼓吹革命,名傳海內。他的長兄兆鏞與舅兄劉子蕃,惟恐清廷追查,株連受禍,再三向他致函,勸誡他安分讀書,切莫妄為。他正在春風得意之時,哪甘就此退縮?為了不致逆拂長兄的意思,免得遭累家屬,想出個形式上“出族”和“退婚”的辦法,寫信回家,與汪家脫離親族關係,和劉子貞解除婚約。


當劉小姐接到他的來信和汪家退回婚約書的時候,不禁傷心,劉子蕃當然也憤憤不平,可是當汪兆鏞向他說明,汪精衛不但“退婚”而且“出族”的事實,揣知他是怕萬一出事連累家人,所以才有此番舉動,其苦心也就為劉子蕃諒解了。


劉子貞明白原委後,卻叫劉子蕃轉告汪兆鏞,不管他是不是形式上的退婚,她仍願等待他,不願意改嫁。


一次,汪精衛在公共場所作演講,他那瀟灑的儀態,雄辯的口才,十分受歡迎。當他在檳榔嶼演講時,當地富商之女陳璧君為他的風采所傾倒。陳璧君之父陳耕基是孫中山革命的積極支持者,經常捐款捐物。孫中山則定期將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帶給陳耕基。陳璧君在父親那裏如獲至寶、如饑似渴地閱讀這份令人振奮的報紙,一期不落,由衷地為主筆汪精衛犀利的思想、熾熱的膽識、飛揚的文采所折服。不但到處追隨捧場,還請他到家中,並且慫恿母親,捐了一筆巨款,補助革命經費。


陳璧君成年以後,她父母曾把她許配給她的表兄梁宇皋。表兄妹兩人本是青梅竹馬的相知,兩人對這樁婚事,相當滿意。當陳璧君受到汪精衛鼓吹革命的影響,決定遠赴日本留學。


陳璧君退婚後,於1908年7月搭乘荷蘭客船來到日本,經孫中山“特批”,宣誓加入同盟會,到《民報》編輯部與汪精衛一起工作。陳璧君到《民報》後,成了未婚年輕編輯們的追求對象。陳璧君卻愈益傾心於汪精衛。可是汪精衛對陳璧君卻並不熱絡,也許因為他和劉子貞隻是形式上退了婚約,事實上並未斷絕情義吧。


然而,陳璧君每當看到汪精衛那風流灑脫的儀表,聽到他那口似懸河的演說,不由得勾起她過去愛慕的初衷,於是又加強了對汪精衛的進攻。常常拿了文章請汪修改,拜汪精衛為師,請汪精衛教她作詩填詞。以此為由,常常到汪精衛的寓所去。汪精衛起初不知她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