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吳佩孚:大義猛士自清高(1/6)

第三章 吳佩孚 1939年12月4日,吳佩孚因吃羊肉餃子傷了牙齒,離奇地結束了一生。吳佩孚死得蹊蹺,當時沒有人深究,後來也無人查證,至今眾說紛紜。吳佩孚究竟是怎麽死的?想要知道這個答案,不妨先從吳佩孚家世出身談起。


清同治13年(1874年),吳佩孚出生於山東蓬萊縣,父親吳可成是一個小商人。吳佩孚的父親依靠祖上傳下來的安香雜貨店,做點小買賣,但是隻能維持生計。雖說家境不富,甚至清貧,但是,他並非等閑之輩,並非隻關注每日鹽油柴米,而是胸懷大局,頗有些國家和民族觀念。當吳佩孚還未出世的時候,正值日本明治天皇登基後7年,勵精圖治,變法維新,躍躍欲試準備侵奪朝鮮、台灣、琉球。這一年,有台灣土著劫殺琉球難民的事件發生,日本人趁機挑釁,派兵攻打台灣。消息傳出,中國老百姓極為憤慨。吳可成對日本侵我台灣這一舉動極為憤恨,總希望有戚繼光一樣的人物出來驅倭寇保我中華。對於自己即將誕生的子嗣,他也希望能長成如戚繼光一樣的愛國能人。在吳佩孚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父親吳可成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抗倭寇名將戚繼光來到了家中,吳可成忽然醒來,這才知道是做了一個夢。這時候,接生婆來報:“老爺大喜了,夫人生了一子。”吳可成聽了,想到戚繼光剛入家門,恰在這時夫人生子,便料想此子不凡,非常高興,靈感一來,第二個兒子的名字就出來了。他就趕緊宣布名字——名佩孚,字子玉。出處在哪兒?就在戚繼光那兒,因為戚繼光號佩玉。吳可成這樣取名,是對兒子寄予了莫大希望和良好祝願。


當吳佩孚剛剛長到6歲時,便被吳可成送到私塾就讀。父親吳可成對吳佩孚說:“隻有好好讀書,才能成為有大用處的人。”並對他講了戚繼光的雄才偉略。小小年紀的吳佩孚居然聽得十分認真。吳可成預感到,這個孩子是個讀書的料。這時候,吳可成就因病棄世而去。吳可成的去世,使吳佩孚悲痛萬分。因為父親是家中的頂梁柱,更是從讀書上支持他、從處世上引導他的人。這時,吳佩孚可以說已胸懷大誌了。父親的死,無疑對他大誌的實現帶來較大的影響。可是,長兄吳道孚吸食鴉片,將家業折騰精光,後來幹脆在城裏開了一家煙店,專門出售和吸食芙蓉膏。吳佩孚後來雖然考中了秀才,卻無謀生技藝,於是包攬訟詞,敲詐勒索,成了無賴地痞,而且也染上了抽鴉片的惡習,成了煙館“普通座”的座上客。


當時的蓬萊縣城,鴉片煙館鱗次櫛比,到處都是,但吸食的地方卻分三六九等。一等的鴉片煙館,房屋華麗,布置精美,煙價高,而且是有身份人的標誌。吳佩孚哪裏可以與上等人同臥一榻,吞雲吐霧呢?


可是,有一次,大約是煙癮發作了,吳佩孚來不及走到三四等的煙館,進了一家華麗的煙館,朝雅座一鑽,碰上當地著名的富紳翁欽生正一榻橫陳,吞雲吐霧。翁一見癟三樣的吳佩孚,就高聲喝問他進來幹什麽。吳佩孚低聲下氣地囁嚅道:“想和翁爺商量商量,弄幾筒香香!”翁見他那副猥瑣鬼祟的模樣,氣往上衝,喝道:“你這狗頭,不看看自己是副什麽嘴臉,滾出去!”


吳佩孚煙沒抽著,反遭一頓淩辱,覺得“此仇不報,非丈夫也”,就用錢買通了一個乞丐,用紙包著糞汁,趁翁欽生夜間從大煙間出來,劈頭蓋臉地扔上去,弄得翁欽生滿麵糞汁,奇臭無比。


過了幾天,吳佩孚恰巧與翁欽生在一個酒樓裏喝酒,結果倆人都有點醉了,東一句、西一句地爭吵起來,吳仗著酒力讓翁飽嚐了一頓老拳。這下子可算捅了馬蜂窩。翁欽生是當地電訊局局長的親戚,富甲一方,於是通過縣令,派衙役拘捕吳佩孚到案。幸虧衙門裏有朋友,密告於吳,於是他星夜逃往北京。


在北京,吳投靠一個親戚,以算命占卦糊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