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天唐錦繡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兩千一十九章 左右逢源(1/4)

房俊與馬周坐在堂中,一邊喝著茶水、吃著糕點,一邊就當下長安重建交換部分意見,大多時候房俊結合更加合理的城市規劃原則,向馬周闡述現代成事的各種職能。


譬如公共衛生係統的改進與擴建,與減少生活汙染、提升居民衛生水平,降低各種疾病之間的關係;下水係統的鞏固與完善,要將這一功成視作國計民生的一部分,不吝錢財加大投資,一次修建百年收益,再大的洪水亦能順利泄洪,不使城中造成內澇……


尤其是部分坊牆之拆除,兩人甚至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長安城原名大興城,建立之初,依靠府兵起家的隋文帝完全依照“軍事至上”之原則,令宇文愷設計修建了大興城,城內裏坊規劃成為一大亮點,不僅使得居民各居一處便於管理,極大減少內亂之發生,更使得一旦強敵入侵,各處裏坊可以依托坊牆形成一個個堅固壁壘,軍民就地防禦、予以反擊。


但房俊認為這種看似極為穩妥的策略實則並無必要,因為一旦敵軍能夠徹底擊潰遍及關中、拱衛京畿的十六衛大軍,其軍事力量足以將長安城轟為齏粉,單純依托坊牆又怎麽可能守得住長安城?


完全就是多此一舉。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無論後來的回紇騎兵與黃巢叛軍皆攻入長安,這些裏坊在大唐軍隊徹底潰敗的背景之下,根本不曾發揮丁點兒作用……


而坊牆之存在,卻造成流動障礙,限製了長安商業之發展,在商稅越來越成為朝廷稅賦核心的眼下,使得擁有百人常住人口的長安城並未獲得與之相應的繁榮程度。


拆除坊牆,增加城內的流通,然後徹底廢黜宵禁,將會使得長安經濟總量、稅賦規模暴增一倍不止……


馬周卻認為“阻製難違”,即便坊牆之存在不能在外敵入寇之時發揮作用,但用以保障皇權穩固所發揮的作用卻不容忽視,除非似關隴門閥這般趁著關中兵力空虛之時驟然起兵反叛,否則單隻是完全占據城內一百餘裏坊,便是一場艱難的血戰,到最後又能剩下幾分力氣攻打皇城?


當然,馬周也部分認可房俊的觀點,覺得某些商業氣氛濃鬱、人口流動大的坊市若能逐步拆除坊牆,利大於弊……


等到李君羨拿著一摞供詞進來,兩人才意猶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