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天唐錦繡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二百六十五章 意外發現(1/4)

長孫無忌眼珠子瞪圓,看了看地上的鐵塊子,又看了看丘行恭,差一點給這位以暴戾聞名天下之人豎起一根大拇指。


你特麽真是太牛了!


沒什麽事情幹了,偷著鑄造錢幣?!


想他長孫無忌曾經權傾天下,乃是帝王心腹,真可謂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卻也從未想過膽敢私自鑄錢。


此乃帝王之大忌!


李二陛下踱步上前,俯下身去,仔仔細細的看著地上的這幾個鐵塊子,每兩個都能合在一起,上頭是排列整齊的鐵模,一麵是“開元通寳”四字,字體肥大有氣勢,含八分及隸體,筆劃端莊沉穩,“開”字間架勻稱,疏密有致;內部作“井”狀且“井”部不與內廓相接,“元”字首劃為一短橫,次劃長橫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筆各不相連,呈三撇狀,“甬”部上筆開口較大;“寳”字著筆莊重,其“貝”部內為兩短橫,不與左右兩豎筆連接,整體錢文筆畫較粗,但書寫的自然,靈動,富有活力。


另一麵顯然是背麵的模具,光背無文。


合起來一麵正好是一個錢幣的模具,縱橫各五個鐵模,可以一次性鑄造二十五枚錢幣……


李二陛下麵色陰沉得能夠滴出水來,額頭的青筋都在虯結蹦跳。


唐朝初建,為統一全國,簡化軍餉籌集步驟,故建國伊始仍然沿用五銖錢。在唐朝始鑄開元通寶之前,始於漢代的五銖錢在全國已流通七百餘年之久。當唐朝局勢穩定後,因五銖錢輕小淆雜,為適應其統治需要,整治混亂的幣製,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於武德四年七月,頒詔廢五銖錢,由高祖李淵親自主導,給事中歐陽詢監製,改鑄統一的開元通寶。


“開元通寳寶”這四個字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開元”,意指開辟新紀元;“通寳”,意指通行寶貨,形製仍沿用秦方孔圓錢,在質量上,一般的開元通寶每文重一錢,每文重二銖四絲,即為一錢,每十文重一兩,即二十四銖,每一千文為一貫,重六斤四兩。


<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