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天唐錦繡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論(1/4)

“周報”的意思大家不懂,大唐沒有“周”這個時間單位,但是從京兆府內部傳出的消息,京兆尹房俊是按照每七天一期來發行這份報紙。


賠掉五百貫,一個月就是兩千貫,一年就是兩萬五千貫……


可是這個數字在一般人看似巨大,與房俊動輒百萬千萬貫的生意差距又著實不成比例,大家隻能暗罵一聲:真特娘的有錢任性!


任性嗎?


房俊不覺得。


因為這遠遠不是他預期之中《貞觀周報》的規模,早在年前,一套套的印刷活字便經由驛站運往大唐所有有房家生意駐紮的城市,然後每一個城市都會成立一個報社,將《貞觀周報》發行天下。


最初的預計,他要將《貞觀周報》的發行量推動到全國的十萬份!


按照長安人士的估算,房俊每年將會賠掉二、三十萬貫的巨款……


事實上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竹紙的造價遠遠沒有外界流傳的那麽昂貴,人們更沒有認識到活字印刷術的便捷和低廉。實際上《貞觀周報》的成本也不過就是五文錢左右,房俊有的是辦法使之成為操縱輿論導向之利器的同時,亦成為一大斂財的法寶……


當然,與孔穎達的文章相比,已經沒人去在乎什麽錢財了。


這是一個知識嫉妒匱乏的年代,亦是一個信息傳播極其緩慢的年代,讀書基本靠抄,一本大儒注釋過的書籍典冊會輕而易舉的成為一個家族的傳家之寶,非是嫡傳子弟不能讀閱……


關中儒生學者盡皆競相研讀,居然導致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現象——洛陽紙貴!


市麵上的《貞觀周報》經過一個上午的疑問、不解、旁觀,在人們發現孔穎達的文章之後迅速炒熱,所有能夠收集的報紙都被世家門閥甚至是寒門學子搶購一空。


沒有得到報紙的人甚至會領著二斤熟肉一壇老酒厚著臉皮到親朋好友的家中借閱摘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