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二章 一枝獨秀的少年(2/4)

r> 劉大夏隻能磕頭言道“臣年老又有病,且國家民窮財盡,倘若有所不測,責任就在兵部。微臣力不從心,實不敢接任。”


那個時候,何瑾正帶著新兵在固原打仗,邊關戰事糜爛;兵製又要推行改革,不少蠹蟲武官跳囂反對;河南、湖廣等地發生水災,京師久雨成災,國庫裏窮得連耗子都要哭


整個兵部可謂就是一座火山口,劉大夏僅僅想著一屁股坐上去,就有得了痔瘡一樣的痛楚。


後來弘治皇帝又屢次勸慰,前線何瑾那裏也傳來了捷報,隨即大牌兒勳貴們主動挺身,將不少蠹蟲武官狠狠清理了一遍,各地的災情也開始穩定。劉大夏這才勉為其難,接任了兵部尚書。


原以為,時機已好了一些。可萬萬沒想到,何瑾的一場大勝,竟然將弘治皇帝沉寂的野望,給喚醒了。


勳貴武官們那裏,也看到了他們真正崛起的希望。


文官集團雖然極力壓製,可皇城內外一片自強禦侮的呼聲。兵製改革的話題,一下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百姓和愛國士子都呼籲早日深化推行兵製改革,重揚大明軍威,可改革,改革個『毛』線啊!


何瑾所謂的兵製改革,劉大夏當然不是沒仔細研究過,可得出來一個悲哀的結論就是要想兵製改革成功,就得拿錢砸出來!


沒錢怎麽提高京營將士的待遇,激勵他們刻苦『操』練?


沒錢怎麽更新那些陳舊的器械,提升大明軍士的戰鬥力?


沒錢如何撫恤士卒的家屬,給予士卒後方的保障?


然而,沒有人在意這些。


所有人都隻看到何瑾,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將三千泥腿子訓練成了一支精兵。有這樣的珠玉在前,而且人家已打好了樣兒,而你劉大夏身為三朝元老,緣何又做不到?


擔任兵部尚書的這些時日,劉大夏是欲哭無淚。本來身子就不太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