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途難料(1/2)

竇建德是隋朝時候貝州章南鎮人,今山東武城章南鎮人。隋未農民起義軍首領,自封夏王。雖然他世代務農,家裏也有些錢財。這一年他十九歲。


這天,竇建德正在在田裏和父親一起勞作,他看見一匹快馬向村裏飛奔而來。他辨認出這個騎馬的是郵遞員,看樣子傳遞的郵件還是急件。竇建德有些好奇,這個小農莊裏能有什麽急事?別看竇建德年齡不大,卻擔當著村裏的裏長,相當於現在的村長。他看村裏有急事,就丟下農活,隨在郵遞員的馬後麵進村。


進的村來,郵遞員遞給竇建德一紙公文,他展開一看,大吃一驚。


竇建德家境殷實,自幼習文習武。人說習文修身,習武衛族,衛族就是保護侶俚不受外人侵害。不是有那麽一句話嗎,叫“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鄰。”在古代,一個村莊多數都是一族(一個姓)之人。所以,在沒有開科取仕之前,有錢人家習文練武也是很平常的。


竇建德打開信件首先看到的正是那個鮮紅印痕,那是八個小篆蟠螭鳥形文“受命於天,即壽永昌。”他知道這是秦朝丞相李斯所寫,秦始皇命玉工刻的那顆龍印的默寶,原來這是皇榜。再看內容,大意是說明年春天在京都長安舉行文武比試大會,天下庶人不論貧富貴賤皆可參加。文才武藝優秀者將被任命為朝庭官員。


呦!這可是一件特大新聞,自開天辟地以來頭一回看到這樣的皇榜。自古以來,官員都是從貴族階層裏選拔出來的,貧民百姓再有才能也很難出仕。


竇建德不敢怠慢,他把皇榜帖在了自家的大門傍。一時間這件事在村裏炸開了鍋,大多數老人都持否定態度,他們說這隻是官府為了收買人心使用的小把戲。(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記的國家剛開始發糧食補貼的時候,銀行門口排隊領錢的爺爺奶奶們幾乎每天能排出一裏多路。並且接連持續好幾天,從銀行開門到關門。他們說自古哪有這樣的好事,種地不納糧還給錢,這個錢不領,國家說收就又收回去了。哎喲!我們的老百姓怎麽這麽不信任官府?)


螃蟹長的再難看也有人敢吃它。不論皇帝出於什麽目的出這道皇榜,也有人去試一試。竇建德就是其中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他就和家裏人商量準備去長安應試。他說如果能夠憑文才武藝爭得一官半職,就能夠光宗耀祖。即使做不了官,出去走走,見見世麵也是好的。父母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就是有一件事美中不足。


竇建德剛成親不久,從山東到長安,一路上跋山涉水,沒有一年半載想回來是不可能的,這新婚夫妻怎麽能分別這麽長時間?經過再三商量。竇建德決定攜夫人一同前往長安。


竇夫人姓杜,叫杜秋容,雖然生長在農家,卻不亞於大家閨秀。


正是春末夏初,氣候宜人。竇建德攜夫人杜秋容和一個丫環向長安進發。他們一路上遊山玩水,甚是逍遙自在。


天黑了,前麵的村莊現出了燈火。竇建德他們加快腳步向村裏走著,時間已進入六月,天空似乎要下雨。


走進村裏,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根本沒有客棧。竇建德向村民們借宿,村民告訴他,這個村莊太小根本不留客人,如果有過客住宿,可以到一裏以外的一座廟裏過夜。竇建德沒有辦法,和夫人丫環隻得再往前走。


一陣新鮮過去,行走路程的艱難和辛酸湧上心頭。杜秋容說:“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