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泰山一日遊:初識上官伶(2/4)

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遊曆,作詩記文。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鬆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最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古人以“泰山北鬥”來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的地質構造十分複雜,以斷裂為主,其構造特點為斷塊掀斜抬升。既有前寒武紀形成的構造,又有中新生代發育的構造。】


【泰山的前寒武紀地質構造發育以多期的褶皺、斷裂以及韌性剪切帶為其主要特征。它們彼此疊加相互改造,構成了極其複雜的構造麵貌,對它們的成因機製研究是前寒武紀地質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另外,中元古代輝綠玢岩發育的國內外罕見的“桶狀構造”,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從區域構造看,太平洋板塊以近東西方向對歐亞板塊的強烈俯衝,使泰山地區在近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北東東向泰前斷裂發生強烈掀斜活動,泰山大幅度抬升,致使泰山的新構造運動表現得十分普遍和強烈,它們對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格局起著主導性的控製作用。泰山周圍的下古生界和前寒武紀結晶基底不整合麵上形成的重力滑動構造也與新構造運動有密切的關係。


在泰山長壽橋南麵的石坪上,東百丈崖的頂端,有一橫跨兩岸垂直河穀的淺白色岩帶,好像一條白色紋帶繡於峭壁邊緣,因長年流水的衝刷,表麵光滑如鏡,色調鮮明,十分醒目。越過它稍有不慎,就會失足跌落崖下,墜穀身亡,故名之為“陰陽界”。】


【橋下的石坪為傲徠山中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質地堅硬,抗風化剝蝕能力比較強,經長期風化剝蝕和溪水的衝刷,形成了這樣寬大而平滑的大石坪。所謂“陰陽界”,實際上是一條由長石和石英組成的花崗質岩脈,表麵呈灰白色,脈寬1~1.2m,沿南東130°方向延伸,近於直立產出在二長花崗岩中,與圍岩的界線十分清晰,產狀穩定,直線狀展布,色調鮮明,又位於東百丈崖的峭壁邊緣,地勢甚為險峻。古人把這條岩脈看作陽間與陰間的分界線,雖有某些言過其實之處,但對遊人而言確不失警示的作用,同時也為長壽橋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桃花峪,位於岱頂西北,是泰山近幾年開辟的旅遊新區,並有索道纜車直通岱頂。在索道站周圍出露的岩石,主要是傲徠山中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