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狀元之位,花落誰家(1/4)

那一夜,煙花燦爛,耀眼奪目,你真心共凡塵。


那一夜,禦劍而來,邀我問月,我問君心願娶我?


那一夜,月光清冷,彼此擁抱,互不相望破曉。


那一夜,成為京都城內眾多少女神往的浪漫故事。


時光如梭,轉瞬即逝。


熱鬧的年關也在鞭炮和煙花聲中度過。


而當下,整個南唐最令人矚目的便是春闈,而最讓京都那些大人物關注的便是楚逸。


按照南唐科舉製度,進入崇文館和國子監的人都屬於享受特權的階層,但崇文館學生的待遇要比國子監的學生好上許多。而國子監的學生,他們通過監試後,才能獲得參加進士和明經考試的資格,而且沒有任何優待。


崇文館學生入館後主要學習經史,學成後便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但考試難度遠低於普通讀書人參加的科學考試。


在《南唐六典》之中明文規定:“崇文館學生同明經進士,以其資蔭權高,試取粗通文義。”


什麽是粗通文義?簡單來,就是知道個皮毛即可。所以,與書院學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種難度相比,簡直可以用“贈送”來形容。


在具體考試中,以“明經科”和“進士科”這兩科為主,其中“明經科”主要是考“經義”,即以古代一些經典著作中的某一句話為題,讓考生作文,闡述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和認識。簡而言之,“經義”考試就是現代的“命題作文”。


而“進士科”的考試,則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比賽詩詞歌賦,賦才華最重要,難度也最大。


按照慣例,南唐“明經科”每屆錄取人數在三百人左右,而“進士科”則更為可憐,每年隻錄取五十人。兩者加起來隻有三百五十來人,總錄取率不及參與考試人數的十分之一。


雖然“進士科”難度大,錄取率低,但相比比起刻板的“明經科”考試,更受下讀書人的青睞,究其原因升遷速度快。


南唐創立以來,宰相和六部官員多由“進士科”出身之人擔任。於是,南唐的官場之中便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這種法。


很多人都以為楚逸會選擇“明經科”,畢竟他的恩師乃南唐“四賢人”荀真的入室弟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