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對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是不是看好(2/4)

這是可能的嗎?”


傅華心被刺痛了,他臉上的肌肉抽動了一下,看著趙凱:“爸爸,我不相信這官場上就沒有一個堅持原則的人。”


趙凱笑了笑:“不是沒有,你不就是一個嗎?但是除了你之外,還有誰呢?”


是啊,還有誰呢,連自己最了解的金達也已經放棄了他的原則,這世界上還有誰在堅持呢?傅華心中不免有些悲傷,到這個時候他才明白,原本他自以做這個駐京辦主任如魚得水,到今他才明白,他實際上是形隻影單的。他身邊並沒有什麽跟他誌同道合的人,他身邊有的隻是那種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賣原則的人。


趙凱看傅華神色黯淡,知道他心裏不好受,就拍了拍了傅華的肩膀,笑了笑:“你也別去怪金達了,現在這社會你又不是不了解,孔子家語之中有一段話不知道你讀過沒有,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傅華知道這段話見於《孔子家語-六本》之中,文中的商,即孔子的學生子夏,賜即子貢,都是孔子有名的門徒。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原因何在呢?於是孔子舉了一係列比喻,明交友和環境對人品性的影響作用,最後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和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兩個對比例子,得出結論人一定是會受其所處環境所影響的。與好人相處多了,也會不自覺的變成好人;與壞人相處多了,也就不自覺的變成了壞人。


傅華點零頭,:“我讀過這段話。”


趙凱笑笑:“既然你讀過這段話,就應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