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至死(1/2)

快樂至死


記得兒女小時候,我曾給他們買過一本《懶人找痛快》。說的是一個人無衣食之憂,也無所事事,卻覺得活得不痛快、不快樂。於是他決定出去找“痛快”。有一天,他看見幾個耕地的農夫,一邊喝水,一邊說“真痛快”。他忙問農夫“痛快”在哪裏。這些人要他先跟他們一塊兒幹活兒,再去找“痛快”。不一會兒,他就大汗淋漓,拿起水喝了,不由自主地說“真痛快”。這時他悟到,原來“痛快”就在辛勤的勞動之中。


當初給孩子買這本書,有鼓勵他們勤奮的意思。現在想來,這個故事其實回答了經濟學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何實現幸福或快樂的最大化。我把幸福或快樂最大化作為經濟學的基本問題,與把資源配置最優化或收益最大化作為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是不一樣的。把經濟學作為最優化或最大化的科學,容易讓人理解為經濟學是實現這種目標的技術分析工具,這是對經濟學的誤解。從本質上說,經濟學不是由一堆數學分析組成的實用技術,而是一種世界觀。經濟學的最終目標是社會如何實現共同幸福,個人如何度過快樂的一生——就像那個懶人一樣,如何找到“痛快”。


經濟學當然離不開資源配置問題,不能優化利用和配置資源,沒有物質基礎,一個社會談不上幸福,個人也談不上快樂。貧窮絕對不會有幸福或快樂。人生快樂的基礎是財富,財富要用勞動——腦力或體力勞動——去創造,所以,勞動成為快樂的基礎。無論對一個社會還是一個人,勞動都是快樂的源泉。


故事中所講的懶人,無衣食之憂,財富是有的,為什麽仍然找不到“痛快”呢?這就因為,說勞動是快樂的源泉,絕不僅僅在於勞動創造財富,還在於勞動本身就是快樂。《聖經》中把勞動作為對人類祖先亞當和夏娃“原罪”的懲罰。這僅僅反映了原始狀態下,人求生之艱難。以後的新教和由基督教演變而來的摩門教等宗教,都把勤奮勞動作為人的一種優秀品質,再富的人也要勞動才符合教義。人生的快樂不僅在於享受財富,還在於創造財富,懶人有可享受的財富,但沒有創造財富,他也找不到“痛快”。


為什麽現實中許多人勤奮勞動,也創造了財富,仍然得不到快樂呢?如果一個人從事自己不喜愛的工作,把勞動作為一種負擔,創造的財富再多也不會有快樂。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