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經濟的作用(1/2)

假日經濟的作用


在“五一”、“十一”、春節的長假期間,外出旅遊的人增加,商店裏也人頭攢動。於是,人們把拉動經濟的希望寄托在假日帶動消費上,並稱之為假日經濟。其實假日經濟盡管很火也不過幾十億元而已,更別說假日之後還會冷落。假日經濟這匹小馬怎麽能拉動經濟這部大車呢?我們隻要對消費函數理論有所了解,就能知道把經濟振興的希望寄托於假日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南柯一夢。


經濟學家認為,影響消費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收入水平。人們的消費支出與收入水平之間的關係就是消費函數。我們還可以用兩個概念來說明消費函數。一個是平均消費傾向,即消費支出與收入之比。例如,一個社會收入為2萬億元,消費支出為1.5萬億元,平均消費傾向就是0.75。另一個是邊際消費傾向,即增加的消費支出與增加的收入之比。例如,收入增加到3萬億元(增加了l萬億元),消費增加到2萬億元(增加了0.5萬億元),邊際消費傾向就是0.5。


消費函數理論最早是凱恩斯提出的。他確定了消費支出和收入之間的關係,把收入作為影響消費支出最重要的因素,這是一個貢獻。但凱恩斯主觀地推測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即隨著收入增加,消費支出也會增加,但增加的消費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在減少,卻是錯誤的。以後的經濟學家研究了長期中的消費與收入關係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並不存在凱恩斯所說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在長期中,平均消費傾向等於邊際消費傾向,而且,是穩定的。這就是消費函數的穩定性。


經濟學家不僅從數據上證明了消費函數的穩定性,而且還從理論上解釋了這種現象。這些解釋消費函數穩定性的理論就是宏觀經濟學中的消費函數理論。在各種消費函數理論中最有影響的是生命周期假說和持久收入假說。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亞尼的生命周期假說認為,人要從一生的角度來安排自己的消費與儲蓄。人一生的消費取決於一生的收入。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每個人的消費與儲蓄不同。一般而言,在年輕時消費大於收入,有負債;在中年時收入大於消費,有儲蓄;在老年時消費又大於收入,用儲蓄支付。每個人都按這種方式消費。在整個社會人口結構穩定時,消費與收入的比例就是穩定的。美國經濟學家弗裏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認為,人的消費取決於持久性收入,即長期內的穩定收入。不確定的暫時性收入變動對消費並沒有什麽影響。在長期中,持久收入是穩定的,消費也是穩定的。這兩種理論分析的角度不同,但都證明了消費函數的穩定性。


消費函數理論有助於我們深化對假日經濟的認識。既然消費取決於收入而不是有沒有時間消費——假日多長,那麽,如果收入水平不提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