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離婁(下)(1/6)

離婁︵下︶ 卷八 原 文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 [1] ,卒於畢郢 [2] ,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裏;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誌行乎中國,若合符節 [3] 。先聖後聖,其揆 [4] 一也。” 注 釋


[1]岐周:位於岐山腳下的周朝舊邑。


[2]畢郢:地名,位於今陝西西安與鹹陽之間。


[3]符節:古代使節或帶兵將領持的表示身份或權利的東西,一般由玉石、金或銅做成,上麵刻有文字。


[4]揆:尺度、道理。 譯 文


孟子說:“舜在諸馮出生,後來搬到負夏,最後死在鳴條,是東方邊遠地方的人。周文王在岐山出生,最後死在畢郢,是西方邊遠地方的人。東方和西方相距一千多裏,年代相距一千多年,但他們得誌後所推行的政策,就像符節一樣吻合。所以說,先出世的聖賢和後出世的聖賢遵循的法度是一樣的。” 闡 釋


很多研究《孟子》的人在讀到這一章時,大都評論它是“聖人殊世,而合其道”,這當然是對的,但“聖人殊世”而“合其道”,應該指的是擁有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文化傳統的一個國家而言,而且囊括的時間也僅有一千多年,地點也僅有一千多裏。可是,全世界的上百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傳統的國家中,哲學家的思想、理論的主旨要義,也是雖“殊世”而“合其道”的,也就是說,是“雖殊途而同歸”的。


這就是人類的共通點,也是孟子所說的“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的道理。 原 文


子產 [1] 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 [2] 濟人於溱、洧 [3] 。


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徒杠 [4] 成;十二月,輿梁 [5] 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 [6] 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注 釋


[1]子產:名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的重臣。


[2]乘輿:子產乘坐的車駕。


[3]溱、洧:古水名,都在今河南省密縣境內。


[4]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獨木小橋。


[5]輿梁:能通車馬的大橋。


[6]辟:開辟、排除,這裏當“回避”解釋。 譯 文


子產主持鄭國的政事的時候,曾經用自己的車駕搭載百姓渡過溱水和洧水。


孟子聽說了這件事,評論說:“這隻是小恩小惠的行為,並不是從政之道。如果子產能在十一月時修成供人行走的橋梁,在十二月時修成供車駕行走的橋梁,那麽百姓就不會為渡河而發愁了。身居高位的人隻要治理好政事,哪怕他出門需要人為他鳴鑼開道都不過分,哪裏還需要親自幫助百姓渡河呢?如果他隻是想以此討得別人的歡心,那他的時間可就太不夠用了。” 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