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元史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泰定帝喪命(1/5)

泰定帝喪命


張珪一心想辭官,泰定帝卻不答應,隻讓他在西山養病,並加封蔡國公。張珪搬到西山,過了臘月,再次上疏請求告老還鄉,終於獲得準許。不久又接到聖旨,召他商議中書省的政事,張珪借口病重不肯回朝。泰定四年在老家去世,留下遺命上交蔡國公印。張珪是張弘範的兒子,字公端,小時候跟著父親顛沛流離。南宋禮部侍郎鄧光薦要投水自盡,被張弘範搭救。鄧光薦非常感激,就把平生的心得寫成了《相業》一書,並教張珪熟讀,張珪由此成了文武雙全的人才。元朝中葉,要推這位張老平章是能臣了。


張珪去世後,朝中少了一個忠臣,泰定帝散朝無事,一意向佛。每次做佛事,動不動就要調來幾萬僧人,賜給數千貫銅錢。泰定帝還命令各地修建佛寺,雕梁畫棟,雕刻鍍金佛像,所花資費以億萬計,毫不吝惜。泰定帝又親自接受佛法洗禮,連皇後弘吉剌氏等人也都在帝師麵前受戒。這時候的帝師名叫亦思宅卜,每年所得的賞賜不計其數。帝師的弟弟袞噶伊實從西域來京城,泰定帝命令中書省擺酒接風,對他非常尊敬。帝師的哥哥索諾木藏布官拜西番三道宣慰司事,泰定帝又加封他為白蘭王,賜給金印圓符,並把公主嫁給他為妻。僧人中好多被封為司空、司徒、國公,佩戴金玉印章,氣焰囂張,無所不為。僧人們在京城都敢橫行霸道,出了京城就更加肆無忌憚,隻要有女子、財寶便歡歡喜喜,如果得不到就大肆咆哮。西台禦史李昌痛心疾首,據實上奏:


臣嚐經平涼府,靜會、定西等州,見西番僧佩金字圓符,絡繹道途,馳騎累百。傳舍至不能容,則假館民舍,因而迫逐男子,奸汙婦女。奉元一路,自正月至七月,往返一百八十五次,用馬至八百四十餘匹。較之諸王行省之館,十多六七,驛戶無所控訴,台察莫得誰何。且國家之製圓符,本為邊防警報之虞,僧人何事而輒佩之?乞更正僧人給驛法,且得以糾察良莠,毋使混淆。是所以肅僧規,即所以遵佛戒也,伏乞陛下準奏施行!


奏章遞上去卻不見回音,後來聽說僧侶擾民越來越嚴重,泰定帝才傳旨禁止,其實仍是一紙空文,敷衍了事。不久,泰定帝又命令在盧師寺修建顯宗神禦殿。盧師寺在宛平縣盧邱山,過去稱為大刹,此次大興土木,出動民工數萬人,花費白銀數百萬兩,裝飾得金碧輝煌,天下無雙。然後建造顯宗神器,供奉在殿中,懸掛匾額,取名為大天源延聖寺。賜給住持僧銅錢二萬貫,以及吉安、臨江二路的田地上千頃。中書省大臣看不過去,又聯名上奏:


臣等聞養給軍民,必藉地利。地之所生有限,軍民猶懼不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