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前漢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東征西討(1/4)

東征西討


遼東塞外有古朝鮮國,在黃海東北角。周朝時封殷族箕子為朝鮮主,傳國四十一世。後來燕人衛滿侵入,趕跑朝鮮王箕準,自立為王,建都王險城,又攻占附近小縣,勢力漸漸強大。傳到孫右渠時,他誘招漢人,阻止漢使,武帝特派廷臣涉何前去責問孫右渠。孫右渠不肯奉命,隻派遣副酋長送回涉何。涉何渡過氵貝水,進入中原境內後,殺死朝鮮副酋長,反而奏稱朝鮮不服,自己斬將報功。武帝不問明情況,就令涉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涉何十分高興,受詔上任,不料朝鮮出兵報複,攻入遼東,將涉何殺死。警報傳到長安,武帝非常惱怒,令天下的死囚全部去充兵役,特派樓船將軍楊仆及左將軍荀彘,分別帶領士兵討伐朝鮮。


朝鮮王孫右渠聽說漢兵大舉東來,連忙調集人馬,堵住險要的地方。楊仆從齊地出發,渡過渤海,進入朝鮮邊境,前驅有七千人,直抵王險城下。孫右渠隻防遼東陸路,未防水路,忽然聽說漢兵攻城,心驚不已。幸虧城中也有預備,才能據城守禦。後來探知漢兵人數不多,於是率軍出戰。兩軍爭鬥多時,畢竟眾寡懸殊,漢兵潰敗。


楊仆逃到山裏,十多天才敢出頭,他將剩餘的士兵召集起來,等待荀彘。荀彘走到氵貝水,渡過西岸,與朝鮮兵戎相見,連戰數次,均未獲勝。這個消息傳到了京城,武帝聽說兩將都沒有取勝,又派遣使臣衛山勸降孫右渠。孫右渠也擔心不能久持,於是叩頭投降,令太子隨同衛山到朝廷謝罪,並獻上五千匹馬,還派去不下一萬的隨行人員。


衛山見朝鮮兵很多,擔心發生變故,與荀彘想出一個辦法,轉告朝鮮太子不得帶兵。太子也擔心漢兵有詐,於是率眾趕回。衛山不便再去朝鮮,隻好入朝複命。武帝問明原委,恨衛山失計,立即下令將他處斬,仍遣人催促兩將進攻。荀彘於是率軍挺進,連破數城,直抵王險城,圍攻西、北兩麵,卻屢次戰敗。楊仆招集後隊,來到城南。荀彘的部下都是燕、代二地的壯士,驍勇善戰。楊仆的部下多是齊人,聽說前軍戰敗,銳氣已衰,因此不敢再鬥。


荀彘日夜攻城,楊仆卻按兵不動。孫右渠與荀彘決戰,同時與楊仆講和。相持幾個月,王險城還是安然無恙。荀彘多次約楊仆夾攻,楊仆隻是含糊答應,始終沒有動手,致使二將不和。此事被武帝聽說,急忙派遣前濟南太守公孫遂前去督戰,並讓他見機行事。


公孫遂來到荀彘的軍營,荀彘把責任歸咎於楊仆,並與公孫遂定下一計,召楊仆前來議事。楊仆聽說有朝使到來,不得不去。公孫遂一見到楊仆,竟喝令士兵將他拿下,並傳諭楊仆的手下聽從荀彘的指揮,然後匆匆回去複命。


荀彘合並二軍,氣勢大增,將全城團團圍住,四麵猛撲。城中危急萬分,朝鮮大臣路人韓陰與尼溪相參、將軍王吷等,決定投降漢朝。偏偏孫右渠不肯同意,路人韓陰與王吷擅自開城投降。尼溪相參號召黨羽刺殺了孫右渠,拿著他的頭顱到漢營投降。荀彘正準備率軍進城,不料城門再次關上,朝鮮將軍成己據城嚴守。荀彘派投降的人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