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輪船和鐵路的海外新帝國(1/3)

第62章 18世紀末是帝國分裂的時代,也是領土擴張主義者夢想破滅的時代。英國和西班牙與其美洲的殖民地旅途遙遠而艱苦,這阻礙了宗主國與殖民地的自由往來,其結果是殖民地分離出來,成為思想和感情不同,利益不同,甚至說話方式都不相同的新的獨立社會。隨著他們的發展,他們越來越拉緊把他們聯係在一起的脆弱的、不確定的航運聯係。那些設立在荒原的貿易站(如法國在加拿大的),或國外商業團體(如英國在印度的),為了生存,不得不主要依靠為之提供支持和存在依據的東道國。19世紀初期,許多思想家認為,海外殖民地的開拓已至極限。歐洲列強1820年後在歐洲之外建立的“帝國”,曾經在18世紀中葉的地圖上仍顯得很氣派,現在麵積已經縮得很小。隻有俄羅斯還和以前那樣幾乎橫跨整個亞洲。


1815年的英帝國版圖包括:加拿大人口稀少的沿海,多河流、多湖的區域以及荒涼的內陸(隻有屬於東印度公司的哈德遜公司的皮貨站是唯一的移民點);東印度公司控製的印度半島約三分之一的土地;黑人和富有反抗精神的荷蘭移民居住的好望角沿海一帶;西非沿海的幾個貿易站;直布羅陀、馬耳他島、牙買加、西印度群島上幾塊小領地及南美的英屬圭亞那;還有地球另一麵的澳大利亞博塔尼灣和在塔斯馬尼亞的罪人放逐處。西班牙保留著古巴和菲律賓群島上的幾處殖民地,葡萄牙在非洲仍有一些早年侵占的地盤。荷蘭在東印度群島和荷屬圭亞那擁有幾個島嶼和部分領地。丹麥則僅有在西印度群島的一兩個島。法國占有西印度群島的一兩個島以及法屬圭亞那。這些似乎就是歐洲列強所需要的,或是它們所能從世界的其他地方所能得到的。隻有東印度公司還保持著擴張的精神。


當歐洲忙於拿破侖戰爭時,東印度公司的曆任總督領導者正在印度扮演著以前土庫曼人及其他北方侵略者扮演過的角色。維也納和約簽訂後,東印度公司繼續征稅、作戰、派使節到別的國家,儼然是一個準國家。然而,根據市場的安排,東印度公司還是要把財富輸入西方。


這裏無法詳述東印度公司如何朝秦暮楚地和各種勢力勾結和爭奪,最終戰勝一切對手的過程。東印度公司的勢力一直延伸到阿薩姆、信德和奧德。當時的印度版圖已類似今日英國學生所用的地圖:由幾個英國直轄的大省包圍的相互連接著的許多零碎的土邦。


1859年,趁著鎮壓印度土軍的大規模叛亂的機會,英國王室把東印度公司建立的“帝國”合並到王權統治之下。根據“印度政府改善條令”,印度總督成為代表英國君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