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蓋世雙諧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六章 海歸(1/3)

永泰二十年,五月,上海縣。


朙時的上海,屬於鬆江府治下,自十三世紀末從華亭縣分出後,此地就一直就沿用著「上海縣」這個建製。。。


說起來,也不知是從何時起,似乎全國都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即「在十九世紀中葉被列強侵佔之前,上海就是一小漁村」這個印象,但其實想想就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


據明弘治年間學者唐錦所修的《上海誌》中記載——「鬆江一郡,歲賦京師至八十萬,其在上海十六萬有奇。重以土產之饒,海錯之異,木棉之綾,衣被天下,可謂富矣。」


另外此誌中還有「至元二十八年,以民物繁庶始割華亭東北五鄉立縣於鎮,隸鬆江府」、「百餘年來人物之盛,財賦之夥,蓋可當江北數邑,蔚然為東南名邑」、「屬鬆江府,百五十年於茲,益繁益茂。天下之以縣稱者,自華亭而下,莫能先焉」等等評價。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要說了,這唐錦會不會因為在給家鄉立誌,所以全是彩虹屁啊?


那我可以比較確定地回答你:應該不是。


首先這書共八卷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各種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的幹貨,還有各種地圖之類的資料,其實沒有太多可以看作是「彩虹屁」的東西;其次唐錦這人在修誌這方麵口碑還是不錯的,他自己也常在卷前小序,裏麵有提到些修誌的原則和理論,比如「褒貶兼備,詳褒略貶」,也就是說他本身也不太待見方誌之時盡搞彩虹屁的行為;再者,這本書在當年有刊行過,誌前序還是王鏊給寫的,書裏內容要是胡說八道各種吹毛,這唐錦怕是活不到八十一……


當然了,最關鍵的一點,古時候大部分被邀請、或有誌向去修誌修典的人,除了史官(這個問題展開說太長了,算了)……反正搞人文地理這一塊的,都是比較有水平,且態度比較嚴謹的;一般他們不懂的,就不寫,或者在文中寫明了「這塊我沒查明白,我隻知道大概有某幾種說法」;他們要是不寫明,說不定後朝還會有人給他們補上旁註。


畢竟,修誌這事兒,不是在晚會上說相聲啊。


看到這兒一定有人吐槽,你寫那麽長一段,原來擱這兒等著咱呢?


害,我也不僅僅是為了鋪墊這麽個笑話嘛,同時我也是藉著這段兒小科普帶出個結論——明時的上海,就算不如那些蘇杭重鎮來得繁榮,但也絕對是個富縣,絕非什麽小漁村。


那麽「朙」永泰二十年的上海縣又是個什麽情況呢?


也差不多。


此地主要是棉紡織業和航運這兩塊尤為發達,另外城中還有我們前文中提到過的……大朙最著名的青樓「星輝樓」。


…………


清晨,海邊。


一艘海船,正從海麵上緩緩駛來。


遠遠看去,便可發現這船的帆已然是破破爛爛,基本已失去了遠航能力,此刻它能朝海岸線靠近,很大程度上是靠著漲潮之勢。


「列隊!招子都給我放亮一點兒!」海岸邊,一隊負責海防的兵丁已在此戒備等候,為首的兵頭兒扯著嗓子大喝,好讓身後的兵丁們都打起精神。


對他們來說,這種不走港口,直接往海岸來的大船,是巨大的潛在威脅,因為誰也不知道這船上會不會藏著倭寇,甚至可能……整船都是倭寇。


上海縣這地方,抗倭也算是有經驗的,這兒的城牆就是嘉靖年間倭寇最猖獗的時期建起來的,百年前大朙海防啟用的那套「烽燧」和「驛路」係統至今也都還完備,所以今天值守的官兵在瞭望塔上看到一艘來歷不明、而且還挺大的船欲在海岸登陸時,立刻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