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八問(1/2)

文學八問


1.您對自己二十年的文學創作有沒有一個概括的評價?


△較為勤奮。


2.您覺得在自己的創作中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麽?而最遺憾的又是什麽?


△談不上幸福。但感到欣慰的時候總是有過的。那就是作品受到讀者喜歡的時候。就一種心情而言,那欣慰其實與一切熱愛自己職業的人因工作完成得較好而受到稱讚是一樣的,沒什麽大的區別。遺憾的時候不少。自己沒寫好遺憾,自己認為寫得不錯卻被讀者拒絕也遺憾,被讀者認為寫得不錯自己卻明知沒寫好還遺憾。文學不像唱歌,一首歌演唱者在某種情況之下沒唱好,失聲、走調或唱錯了詞,被大喝倒彩,並非難以挽回的遺憾。下次在另一種情況之下,將同一首歌唱好就是了。而公開發表了的小說,一般是沒有重寫一遍再公開發表一次的機會的。隻能在收入集子或再版時,做些文字的修改。改動甚大,失了原貌,便是另一篇作品了。我縱觀自己迄今為止的全部作品,每覺遺憾多多。因文字的粗糙而遺憾,因缺乏細節而遺憾,因開篇的平庸或因結尾的落入俗套而遺憾。諸種遺憾,當時寫作過程中是意識不太到的。發表之初也是意識不太到的。這還不包括經某些讀者公開或來信中所指出的用詞不當、索引不確、記憶差誤等等問題。所以,我常生一念,恨不能將五六百萬字的作品篇篇章章、行行句句地重新潤色一遍。但這不是說做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去做的事。我隻能在此向讀者保證——某天一定要開始做……


3.您曾被認為是“知青文學”的代表,您怎樣看待“知青文學”?


△我不是什麽“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家。確切地說,我隻能算是“北大荒知青文學”的“代表”。“北大荒文學”是一個概念,這一文學“品種”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產生於中國文壇了。比如《雁飛塞北》《大甸風雲》以及由當年複轉於北大荒的官兵作家們所創作的一係列優秀中短篇。電影方麵還有《老兵新傳》這樣的經典之作。“知青文學”也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文學概念。由於地域的不同,自然生活形態的不同,插隊落戶與兵團編製的不同,長期知青經曆和短期經曆的不同,使知青作家們曾對“知青文學”進行過色彩紛呈大相徑庭的實踐。我的知青小說根本代表不了“知青文學”,充其量是組成部分。嚴格地說甚至也不能算是“北大荒知青文學”的“代表”。隻不過我寫得多了,評論界姑妄言之,傳媒界姑妄認可,讀者姑妄信之,而我自由姑妄由之罷了。所謂“知青文學”,因與一代人的整體命運相關,故總被這一代人青睞著。我身為那總體中的一分子,主觀感受太強,作品的主觀色彩也太濃。我希望並期待有更客觀視角更冷靜理念思考更全麵更成熟的大作品產生。這是我目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4.曾在北大荒生活過近二十年,我覺得北大荒有許多東西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認識,您是否還有寫北大荒的願望?


△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常有再寫北大荒的願望。而且是寫長篇的衝動。但另一方麵,我又總受當前社會生活的吸引,總有迫不及待地反映當前社會生活的激情迸發胸間。這種矛盾心態,我個人認為,其實與“浮躁”二字無關。更意味著是一種顧此失彼的無奈。所謂“魚與熊掌,二者不可得兼”。故我某些小說,有意識地將當前人的社會生活與昨天的北大荒組合在一起,試圖達到一種自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