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兩晉演義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三十回 牧守聯盟奉箋勸進 君臣屈辱蒙難喪生(1/6)

第三十回 卻說長安陷沒,湣帝被擄,蕩蕩中原,又變了沒有正主的國家。霸上屯著的援兵,都已遁還,就是涼州差來了王該,也收回義勇,與黃門郎史淑同去。 回應前回,一絲不漏。 當湣帝出降前一日,淑曾親受詔命,齎著湣帝手書,加拜張寔為涼州牧,承製行事。且詔中有雲“朕已命琅琊王睿,繼攝大位,願公協讚,共濟多難”雲。淑得先入王該營中,所以與該同往。行到姑臧,就是涼州治所,當下入見張寔,報明湣帝被擄情形。寔辭官不受,大哭三日。又遣司馬韓璞等,率步騎萬人,東往擊漢,並貽南陽王保書。有雲:“王室多難,不敢忘死,況朝廷傾覆,天子蒙塵,東向悲憤,死有餘責。今遣璞等討賊,願公即日會師,同建義舉,寔當唯命是從。”這書亦付璞帶去。璞至陝西,為寇所阻,自思手下隻有萬人,怎能敵得過數萬漢兵,不如見機引還,尚保萬全,乃麾兵徑歸。就是寄保一書,亦不得達。惟涼州一帶,幸由張氏鎮守,尚得無恙。先是關中有意謠雲:“秦州中,血沒腕,惟有涼州倚柱觀。”及長安失陷,漢兵四掠,氐羌亦乘隙蠢動,騷擾隴右。雍秦兩州人民,十死八九,惟涼州得安,果如歌謠相符。弘農太守宋哲,自長安奔至建康,由琅琊王睿接見。哲從懷中取出湣帝詔書,南麵宣讀。睿下階跪伏,但聽哲讀詔道:


遭遇迍否,皇綱不振。朕以寡德,奉承洪緒,不能祈天永命,紹隆中興,至使凶胡敢率犬羊,逼迫京輦,朕今幽塞窮城,憂慮萬端,恐一旦奔潰,因令平東將軍宋哲,詣丞相府,具宣朕意,使攝萬幾,恢複舊都,修繕陵廟,以雪大恥而報深仇,是所至望!丞相其毋辭!


詔既讀畢,睿起身接受,留哲在府。哲複述及長安情狀,睿乃入易素服,出次舉哀,且移檄四方,擬即北征。西陽王羕,係前汝南王亮第三子, 見前文。 曾從睿渡江,睿承製拜為撫軍大將軍,至是邀同僚佐牧守,上箋勸進,睿不肯從。羕等再三固請,睿慨然流涕道:“孤乃皇晉罪人,惟有蹈節死義,誓雪國恥,得能濟事,尚可自贖,且孤本受封琅琊,若諸賢見逼,再四不已,孤隻有仍歸原國便了。” 你亦知罪麽?但恐言不由衷,徒然欺人。 說罷,便自呼私奴,命駕歸國。羕等不敢再勸,但請依魏晉故事,稱為晉王。睿乃允諾,擇日即晉王位,設壇西郊。屆期受僚屬參謁,改元建武, 湣帝尚在平陽。睿既不欲稱尊,何必急急改元。 號建業為建康,頒令大赦。除殺祖父母父母及劉聰石勒等,不從此令外,悉數宥免。遂備置百官,立宗廟社稷。有司請立王太子,睿愛次子宣城公裒,意欲為嗣,因商諸王導道:“立子應該尚德否?”導主張立長,謂世子紹與宣城公,朗俊相同,但立長較為順理,幸勿亂序。睿乃立世子紹為王太子,次子裒為琅琊王,奉恭王後, 恭王名覲,見前。 使鎮廣陵。紹與裒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