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橋洞三號(1/4)

第二天上午,我開車載著佳佳向城中心的濱河大街去了,這裏是縣城繁華起來最早的一條街。


整個縣城從建立第一個樓盤就是從這裏開始的,也是富人區最早居住的場所。


當然了,現在富人區大部分都搬到了城東,有在時代新城的,有的在摩爾街附近,還醫院附近後來蓋的公館,都分散開了!


可提起濱河街,我們津洲縣城,照樣是有名氣的,即使外來人員,口中也了解一點這裏的殊勳茂績!


這濱河街,除了最早的老汽車站設置在這裏,最大吸引人的就是它街道緊挨著排水管道的那個‘橋洞二號’!


所謂橋洞二號,顧名思義,橋洞子而已,為啥出來了二號,就要提起建設這裏的源頭了!


簡單來說,這裏最早的樓盤打地基的時候,挖得深,當時又加上連夜的幾天暴雨,整個緊挨著施工的街道,都衝塌出來了好幾個地洞。


經過工程修補和填平,在緊挨著排水管和橋頭下麵的空洞因為積水多,就沒有填好!


待汛期過後,排水管也不再漏水後,裏麵的空洞自己渾然天成出來了三個小型的暗洞。


最後,城市建設負責人沒舍得繼續填土,就保留了下來,不僅做了周邊的防水加固,還特意對上層路麵的車道做了延伸!


這樣一來,旁邊的橋洞水流從空洞旁邊經過,還可以站在空洞門口,觀察水庫的流水,竟然也成了風靡一時地佳話!


因為沒有確定給這空洞定位幹什麽,所以,那些做集貿市場,做貧困戶租住房,做海鮮倉庫的提案,都沒有定奪下來。


畢竟,它屬於個大通間,做倉庫出入不方便,做住房,在地下,確實有些不透氣,也在意風水的,也不會過去居住的。


擱置多半年後,竟然被小商販們占據了起來,起初,都是售賣工藝品、家居小掛件,後來慢慢演變成了各種古玩貨品的交易小市場了!


因為挨著橋頭,所以,這裏人們就成為它為橋洞二號!


而我們找冷秋繼,也不用到處跑,直接來橋洞二號,一定能看到他的身影!


畢竟這個冷大叔,雖不是什麽古董界專家,可也稱得上這行當的扛把子,也是收藏愛好者協會的骨幹成員。


具體他有沒有多少家底,我不清楚,但就衝他那個癡迷勁兒,沒有點本錢,怎麽能搞收藏呢!


我剛把車子停在橋頭,何臨就遠遠地從對麵跑了過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