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血濺黃昏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 19章 恐怖扇車(1/4)

黃嶺村人一年最害怕的兩次算盤珠子的響聲,第一次是秋後算賬,第二次則是來年春季繳納公糧。


而春季繳納公糧則更讓黃嶺村人驚悸惶恐。


因為大鍋飯時期,全村人集體勞動,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很低,每年秋季分的糧食本來就不多,根本不夠全家人一年糊口,而且還都是連皮帶殼的毛糧。然而就這點糧食裏麵一大部分是公糧。當時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多剩少才是自己的。”


而黃嶺村每年征收公糧任務又並非按照實際產量來確定公糧的數量,而是每年由野草公社按照全公社各大隊的土地的常量來評定,這就給了公社幹部們自由發揮的空間。


那個時候公社既沒有鄉鎮企業,更沒有私營企業,沒有商業往來,沒有農貿市場。公社幹部的任務就是盯著農民種地。


因而每年全公社的產量多少,直接體現著公社的年度業績,更重要的是體現公社領導的能力和水平。


公社書記、主任要想升遷,就必須業績好。各公社在競爭中,那個公社也不願落在後麵,因而常常是浮誇虛報產量。


而公糧計算的根據就是年度產量。公社一句話,一個決定,全公社各村各隊都得無條件執行。


而各村幹部接受任務後,回村按全村人頭分攤下去強製征糧。


而村民們對這些當官的決策根本無從知曉。而且就是知曉了也無可奈何,誰敢說一個“不”字?


農民們被劃分成為各種成分,成分不好的隻有日日低頭認罪,服服帖帖,不敢亂說亂動。而成分好的則要求他們帶頭服從領導,帶頭執行上麵的指示,自然也不敢吭聲。


上麵的指示從來就是正確的,永遠不存在錯誤。農民們根本沒有話語權,如果有人敢說一句反對的話,下場就是逮捕法辦。因而農民們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低著頭默默承受。


大隊部大喇叭一聲吼叫,通知全村開始征收公糧了。


一家家、一戶戶在聽到大隊通知後,都在家裏開始忙忙碌碌地做起準備繳納公糧的活氣來了。


有的人家玉米還在棒子上,還沒有剝下顆粒來,就全家人開始圍成一圈,突擊剝玉米。


有的已經剝成顆粒的玉米,如果還沒有曬幹晾透的,加緊晾曬。已經晾曬好的就開始簸揀過濾,準備裝口袋。


黃嶺村的二疙瘩老頭和老伴也在手腳不停地拾掇著公糧。


二疙瘩老頭踩著木頭梯子爬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